據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道,歐盟委員會起草了一份政策文件,制定計劃限制對美元的依賴。報道稱,歐盟將根據疫情以來的經驗教訓,來制定在金融市場上促進使用歐元的計劃。草案同時警告稱,全球金融市場過度依賴美元,這無法緩解金融緊張局勢和經濟穩定風險。作爲美國重要的經濟夥伴和全球主要經濟體,歐盟將美元定義爲全球金融市場的“風險因素”實屬罕見,《金融時報》稱,歐盟這一舉動是“對美元霸權地位的挑戰”。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以來,美國憑藉其強大的經濟實力主導建立了戰後國際金融和貨幣。正是憑藉這樣的制度安排,作爲美國主權貨幣的美元,在匯率決定權和大宗商品定價權、支付清算權、金融壟斷權、世界貨幣政策制定權等方面,形成了壟斷性貨幣權力。
實際上,隨着戰後歐洲經濟的復興、特別是歐洲區域一體化的發展,歐洲對美元的這種地位長期存在着忌憚與不滿。上世界70年代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元與黃金脫鉤從而引發美元價值不穩,法德兩國便提出了建立歐洲貨幣體系的建議,1999年正式以主權貨幣形式登場的歐元從誕生之初就被視爲“挑戰美元”的國際貨幣。可以說,歐洲想要打破美元對國際金融和貿易的壟斷絕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歐洲掌控自身經濟主權和貨幣主權的必然選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丁一凡認爲,美歐之間存在的結構性矛盾決定了美元與歐元之間必然存在競爭關係,歐洲需要捍衛自己的貨幣和金融主權,就必然要挑戰美元的霸權地位。
雖然挑戰美元霸權是歐洲的夙願,但選擇當前這個時間點採取新行動也頗有深意。美元信用下降和美國濫用美元霸權影響的疊加,是歐洲此時出新招的大背景。
一方面,美元信用下降讓歐洲看到了機會。過去多年,美國憑藉美元霸權地位,通過增發貨幣,對外轉嫁危機,對其他國家“剪羊毛”,由此導致各國外匯儲備大幅縮水,鉅額財富流向美國。特別是2020年,面對新冠疫情對美國經濟造成的巨大沖擊,美國政府推出3萬多億美元鉅額經濟刺激計劃,美聯儲更是啓動“超級量化寬鬆”,歷史上罕見地直接購買3萬多億美國國債。一年製造近7萬億美元債務,在美國曆史上也實屬罕見。而美國瘋狂開動“印鈔機”的直接後果,導致美元匯率暴跌,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形成巨大資產泡沫,威脅國際金融市場和匯率市場穩定。丁一凡認爲,美國濫發貨幣導致國際市場對美元的疑慮大增,美元信用受到衝擊;同時,包括國際大宗商品在內的國際計價體系和支付體系也受到嚴重衝擊,對歐洲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增加歐元在國際市場佔有率、挑戰美元霸權的時機。
另一方面,美國濫用美元霸權地位損害了包括歐洲在內的國際社會的經濟主權和利益。由於美國在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內的支配地位,美國得以將原本用於調節國內各州司法管轄權的“長臂管轄”政策延展至國際社會。特別是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美國濫用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嚴重干擾和破壞了其他經濟體間的正常貿易和投資行爲。在歐盟制定的這份文件中,就特意提到了美國利用美元霸權對歐洲和伊朗間的正常貿易造成的破壞性後果。2018年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之後,美國對伊朗實施了“極限施壓”制裁措施,迫於美國的制裁威脅,歐洲企業被迫再度撤出伊朗市場。同時,歐洲的金融基礎設施,如SWIFT支付信息系統以及歐洲清算銀行和證券存管機構等,都受到了不小衝擊。爲了規避美國的制裁,歐洲不得不重新設計了一套支付系統,以完成歐盟與伊朗的合法貿易,但由於美元的強勢地位,這一機制至今仍是舉步維艱。
歸根結底,歐盟想要挑戰美元的國際霸權地位,也包含了用歐元取代美元、成爲國際金融和貿易核心的用意。不過,歐元真想要挑戰美元的國際霸權地位,恐怕也絕非易事。歐元區“有貨幣政策、無財政政策”的痼疾,一直是歐元發展的天然缺陷。2010年至2014年歐洲債務危機期間,歐元的表現也讓外界對歐元充滿疑慮。丁一凡認爲,歐洲經濟在疫情中受到嚴重衝擊,如果再出現債務問題,歐元也將再度面臨嚴重的信用問題。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