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着用工政策、復產模式的不斷調整,人力資源行業的轉型進入深化期。
“從基礎層面上來看,一方面人力資源產業要完善、提升線上服務的能力,比如軟件編制、技術水準都要跟上;另一方面,人力資源行業的產品也要創新,要設立‘平臺經濟’的戰略模式,以此來集納和對接上下游需求,從而降低企業運作成本。”中國上海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黨委書記範本鶴在2020中國人力資源產業博覽會舉辦期間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那麼,企業用工將面臨怎樣的挑戰?相關政策爲企業帶來哪些實惠?用工策略的調整,如何賦能企業組織架構、引領怎樣的行業變革?
“回顧10多年前金融危機時,人力資源行業的發展是呈上揚趨勢。這次疫情對人力資源行業來說也是新的契機。”人力資源行業諮詢機構第一資源創始人兼董事長劉紅告訴記者,“各地政府近期都在搭建各種平臺,讓企業主動發出需求、政府進行人才的匹配。下一階段,一些市場化的人力資源機構應該在這個領域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共同協商、人才激勵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在國家發佈的一系列穩崗措施中,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協商是其中的關鍵。
比如,今年2月發佈的《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穩定勞動關係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意見》中,提到要“協商處理疫情防控期間的工資待遇問題”,這包括了要協商困難企業的延期支付、來減輕資金週轉壓力,以及調整員工薪酬、輪崗輪休等方式來穩定工作崗位。
2月發佈的《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也提到,“可通過調整薪酬、輪崗輪休、彈性工時、綜合調劑使用年度內休息日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具體方式由企業與員工協商確定。”
“這是把民主程序鐫刻到了我們企業的經營管理當中。這在《勞動合同法》中的第四條規章制度也做了強調,包括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保險福利、職工培訓等都應當協商確定。”上海必博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高級顧問周凱剛告訴記者,“勞動者需要有窗口去表達自己的意見。”
那麼,國家的紓困政策爲企業帶來了哪些實惠?官方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向320萬戶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423億元,惠及職工8513萬人。受益企業戶數是去年全年的3倍,受益企業戶均人數27人,中小微企業受益面大幅擴大。
“一系列政策包括失業保險穩崗補貼返還、推遲調整社保繳費基數的時間3個月等。另外,國務院規定了中小微企業2月到6月免徵三項社保費用,這對是中小微企業是非常大的利好。”周凱剛表示。
以中小微企業減免三項社保費用爲例,原先企業繳納養老、醫療、失業、工商的費率爲16%、10.5%、0.5%、0.16%,總計爲27.16%,減免後需繳納費率爲5.25%。
周凱剛說,“唯一要注意的問題是在劃分中小微企業時,一些通過第三方機構進行勞務派遣、外包人員的企業,由於第三方不是中小微企業,那麼這部分是不是被納入在紓困體系當中需要確認。”
各行業面對的挑戰均有不同。據怡安翰威特中國區合夥人曹凌分析,我國部分行業如房地產、汽車、能源以及零售快銷(線上與線下差別巨大)等正面臨着嚴峻挑戰,而半導體行業則在持續穩健發展、衛生健康與醫藥行業則需求旺盛、長期看好。
市場需求放緩下,企業該如何應對?曹凌認爲,“企業要分析組織的戰鬥力並重視留住核心人才,可以通過計算全面薪酬投資回報率,頭部優秀企業的薪酬投資回報率在120%。”
曹凌還建議,企業要實施全面的薪酬優化,提高內部協同力、全面提升銷售組織的有效性(戰鬥力、架構、領導力等);同時,外部市場環境較大的情況下,需要將銷售獎金策略調整得更爲激進,保守預計基金的銷售獎金機制能給爲組織帶來5%左右的銷售增長。
用工模式如何迅速轉變
爲降低企業用工負擔、迅速恢復生產力,用工模式的轉型必不可少;其中,人力資源企業向平臺經濟過渡是可預期的趨勢。
“我國目前一些平臺經濟模式均可享受小微企業納稅人的待遇,相關主體的個稅均控制在1.8%,具有代表性的平臺在山東日照、四川宜賓、遼寧撫順、河南新鄉等均已先行先試,有的省份小微企業如電商營收在3萬元以下的免繳企業所得稅。”範本鶴告訴記者。
而平臺經濟具代表性的模式就是靈活用工。比如,此前盒馬生鮮與西貝、蜀大俠等實現“共享員工”來紓緩企業及員工個人壓力,該模式也逐漸成爲衆多交通、餐飲、新零售等傳統行業轉型的代表。
有數據顯示,在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靈活用工滲透率已經達到32%和42%,而我國目前除去勞務派遣後靈活用工僅佔1%。
萬寶盛華大中華副總裁吳鏑告訴記者,“共享員工其實是借調用工的一種新的表現形式。隨着技術手段、平臺經濟模式的創新,靈活用工在匹配效率上的到提升,人羣擴展和行業擴展成爲趨勢。適用崗位也衍生到中高端,從勞動密集型行業擴展到科技、教育、IT、醫療等更復雜行業。”
什麼是理想狀態下的“靈活用工”?“那就是,被認可的專業能力、更高強度的單位時間工作效率和工作產生出、可接受靈活的任務安排和合規安置。靈活用工下,職場精英紛紛加入,這也可以使得他們自身價值得到最大化的體現。”吳鏑補充。
與此同時,數據化、智慧化也稱爲企業用工模式的主要轉型方向。
“我們的產品比較多元,現階段高層和各業務條線都將會議通過‘騰訊會議’的系統搬到線上,同時也通過該系統來面試一些候選人。”嘉華(中國)人力資源及行政總經理黃琳蓉告訴記者,“延展到未來,我們會考慮主動去接觸、嘗試這樣雲上辦公的模式,並在招募、培訓等更多領域,用數字化的工具、手段讓協作更高效,完善產品標準化。”
資本市場對於人力資源領域也持續看好。記者瞭解到,近2個月裏,職行力完成了新一輪融資,此輪由常春藤資本領投,易路軟件跟投;聚焦獵頭業務的美資機構CGP也得到了來自美的資本的新一輪投資。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