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的皇居正等待下一位主人,而另一個宮廷政變佔據了全球報紙的頭條,逼迫日本企業重新審視自己。 亞洲時報(
ATimes.com
)報導
這次劇變發生在日產汽車(Nissan Motor)位於橫濱的總部,前董事長戈恩(Carlos Ghosn)上周一被戲劇性地逮捕。作為日產、三菱汽車(Mitsubishi Motors),以及法國雷諾汽車(Renault)的合資公司,戈恩被控虛報收入並濫用公司資源。
在當晚召開的記者會上,接替戈恩的首席執行官西川廣人(Hiroto Saikawa)表示:「這並非我的理解」,並將戈恩被捕歸咎於「一系列的不當行為」。
對情況缺乏瞭解的還有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法國政府擁有雷諾15%的股權。馬克龍試圖向法國人民宣揚資本主義及國際投資者對本國經濟的好處。同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曾信誓旦旦要在6年任期內提振日本經濟,然而日本經濟連同該國第二大的汽車產業正在不斷衰落。
儘管通縮的壓力猶存,安倍經濟學(Abenomics)可以宣稱公司治理有所改善,作為改革的一大成果。將公司管理國際化,增加透明度,首相安倍的團隊認為這可以重振日本的雄風。然而,這事發生在另一家日本巨企陷入醜聞之前。
數家日本龍頭企業紛紛捲入醜聞,解釋了安倍經濟學為何遭遇瓶頸。事實上,這並非日產首次出現醜聞。今年7月,日產被曝出檢測醜聞,涉及馬自達汽車(Mazda Motor)、速霸陸公司(Subaru Corp), 鈴木汽車(Suzuki Motor) and 雅馬哈發動機(Yamaha Motor)在內的多家日本企業。
持陰謀論一方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奧林巴斯(Olympus)及東芝(Toshiba)被揭發巨額財務造假後,這些公司的日本高管們並像未戈恩一樣被送進監獄。
長期報導日本犯罪問題的作家阿代爾斯坦(Jake Adelstein)在美國新聞網站Daily Beast的專欄中寫道,戈恩的下場表明日本企業在遲來的反貪案中如何讓外國人淪為「代罪羔羊」。
如果檢控官提出的控訴無效的話,難道日產內部的管控及審計師們都未有發現戈恩至少在過去5年中虛報收入嗎?這顯然讓人難以信服。
日本企業界長期以來的困境成為安倍6年以來推動再通脹(reflation)的障礙。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包括刺激需求、貨幣寬鬆、財政刺激及結構性改革。前兩支箭已經在發射多年,而第三支仍不見動靜。
撰文:評論員William Pesek
原文:
http://www.atimes.com/article/ghosn-crisis-at-nissan-shows-whats-wrong-with-abenomics/
相片:AFP / Toshifumi Kitam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