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的2020年美國大選目前已進入尾聲,新一屆美國政府能否帶來新氣象,能否打造一個“被治癒的美國”成爲外界關注的焦點。擺在新一屆美國政府面前的,不僅有尖銳對立的民意、亟待修復的經濟、高燒不退的疫情,更有傷痕累累的對外關係。世界在密切觀察:新一屆美國政府是否能拋棄狼奔豕突的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能否接受多邊主義和合作,能否重置被強行帶離正軌的中美關係。
過去三年多時間裏,作爲全球最重要雙邊關係之一的中美關係遭遇了重大挑戰。由於美國政府咄咄逼人的“極限施壓”、意圖全面“對華脫鉤”、挑起“新冷戰”的種種行徑,以及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斷甩鍋、污衊中國的政治表演,導致中美關係經歷了一場“斷崖式”下落。在新一屆美國政府領導下,中美關係最終能否“被治癒”還有待觀察,但無論如何,過去三年多來、尤其是近一年多來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是絕不應被效仿的典型“負面教材”。
全球治理不應成爲大國角力的“戰場”。美國的單邊主義外交政策,不但將中美關係拉入低谷,也破壞了國際合作應對全球危機的努力。11月4日,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作爲溫室氣體排放大國,美國遊離於全球減排體系和安排之外,嚴重阻礙了全球減排、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相關進程;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議並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制裁措施,不但給解決中東核問題製造了麻煩,其妄圖破壞伊核協議相關內容、無理要求延長對伊武器禁運的行爲,更將聯合國安理會的權威置於危險之中;在美國政府淪爲全球疫情“差等生”的情況下,還不斷“甩鍋”、“截胡”盟友抗疫資源,甚至“斷供”乃至退出世衛組織,嚴重威脅全球抗疫合作。可以說,美國單邊主義外交政策非但沒有取得任何積極成果,還使美國標榜的“道德光環”黯然失色。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左希迎認爲,新一屆美國政府或逆轉單邊外交主義政策,尋求與中國在氣候變化、伊核協議、抗擊疫情和多邊貿易領域展開合作,中美之間一些戰略對話渠道有望得到恢復。
政治操縱無法改寫經濟規律。過去兩年多時間裏,美國政府不斷升級的貿易戰、特別是在高科技領域咄咄逼人的“極限施壓”,令中美經貿關係遭遇嚴重挫折。不過,美國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並沒有阻擋美國企業來華的步伐,中國正在舉行的第三屆進博會就是最新例證。根據進博會官方數據,本屆進博會共有197家美國企業參展、展出商品1373件,展商數排名位列第三,而展出商品數位列第一。在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兩年多、美國政府不斷升級對華貿易戰的背景下,美國企業一次次“用腳投票”:貿易保護主義不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經濟全球化大勢不可逆轉。
儘管近段時間以來中美關係持續下行,但中國爲穩定中美關係付出了巨大努力,對美合作的政策延續性很強。對中美關係向好發展,中國有最真誠的願望:希望美國新一屆政府同中方相向而行,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兩國關係沿着正確軌道向前發展。與此同時,在中美關係已經出現結構性變化的大背景下,中國對中美關係未來可能遭遇的風險挑戰也有充分和清醒的認知。千言萬語一句話,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是中國應對外部風險挑戰的最大底氣。事實已經證明,過去幾年來,美國以“全政府”方式打壓中國的一次次強烈衝擊波,不僅沒有打垮中國,還成了中國提升自信心和戰略定力的“試煉”。
如今,率先走出疫情陰影的14億中國人有了更振奮人心的目標:在歷史性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後,接續努力完成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人類文明史壯舉。根據主流經濟學的預測,中國在未來10年或者15年左右,大概率會在國內生產總值等層面上超過美國。隨着實力對比產生變化,中美互動模式也會發生相應改變,中國在中美互動當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將會進一步提升。
只要看清楚中美關係發展的大勢,就不難得出一個結論:“治癒”中美關係,是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世界和平發展歷史潮流的正確抉擇。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