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西安主持“中國+中亞五國”外長第二次會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以及烏茲別克斯坦外長出席,會晤通過了《關於“中國+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機制建設的備忘錄》。這場外長會既是繼去年7月視頻會晤後首次舉行線下會晤,也是疫情發生以來中方首次主辦多邊外長會談。在這一特殊背景下召開的會晤,對外釋放三重積極信號。
首先,這場外長會釋放中國與中亞國家關係高水平的積極信號。今年恰逢中亞國家獨立30週年,明年是中國同中亞國家建交30週年。在這個特殊重要的時間節點,六國外長聚首中國古都西安,發出了傳承友好、共創未來的明確信息。對此,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認爲,儘管美國、歐盟、印度、日本等國也與中亞國家有類似的“5+1”機制,但“中國+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機制顯然有本質不同。“中國+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機制不針對第三方,且每次會晤都能產生具體的成果,這充分體現出中國對深化發展與中亞國家合作的誠意,以及作爲大國的擔當。中國與中亞四國均爲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而“中國+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機制的創立,不僅能夠進一步密切中國與中亞國家的聯繫,深化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合作,而且也能更好地促進上海合作組織的發展。
其次,這場外長會釋放中國與中亞五國有意深化“後疫情時代”經貿合作的積極信號。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世界各國經濟均遭受不同程度衝擊,而此次六國外長會晤在疫情防控、共建“一帶一路”等方面達成八點共識和十項成果,凸顯中國與中亞五國合作朝着更加縱深層面發展。比如,在疫情防控方面,六國外長髮布了《關於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聯合聲明》,凸顯六國秉持科學抗疫、反對“疫苗民族主義”和製造“免疫鴻溝”。再如,中亞地區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互聯互聯通的核心區,而在此次“中國+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期間,六國外長同意繼續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建設亞歐大陸互聯互通大通道,打造互利共贏的合作發展帶等,反映出中國與中亞五國在共建“一帶一路”方面合作的持續深化。
烏茲別克斯坦日報網報道稱,烏外長卡米洛夫在會晤期間稱,期待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同中方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地區和世界經濟早日復甦。他表示,各方要“團結一致,努力尋找新的發展動力和增長點”。卡米洛夫認爲,數字經濟、電子商務將成爲未來經濟發展的驅動力。
對於中國與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所取得的諸多務實成果,孫壯志認爲,基於地緣切近,中國與中亞五國在經貿往來方面有天然的合作優勢,但由於貿易結構、產業佈局的不合理,中國與中亞五國在經貿合作方面仍有改善空間。因此,接下來中國與中亞五國需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地方、企業、民間團體等不同主體參與,豐富中國與中亞五國合作的內涵,而這在此次的六國外長會晤成果中均有體現,比如,繼續發展、鞏固和拓展中國與中亞五國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關係,建立“絲綢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開展考古和文化遺產研究,促進人文交流合作。
最後,這場外長會釋放中國與中亞五國有意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積極信號。中國與中亞五國的務實合作不僅體現在經貿往來,更體現在對地區和平穩定的維護。自中亞國家獨立以來,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等依舊威脅地區的和平穩定。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中國+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期間,六國外長專門就當前阿富汗局勢和如何發揮鄰國的作用進行了深入探討,發表了《關於阿富汗問題的聯合聲明》,達成了重要共識。阿富汗緊鄰中亞國家和中國,確保阿富汗穩定與和平符合中亞國家和中國的國家利益。此次六國外長專門就阿富汗問題發表聯合聲明,表明中國與中亞五國正在積極尋求阿富汗問題的解決,爲阿富汗乃至中亞地區的穩定貢獻力量與智慧。《哈薩克斯坦實業報》援引哈副總理兼外長特列烏別爾季的話稱,外長會晤機制是中亞國家同中國深化合作的新模式,期待該平臺爲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及促進地區發展、繁榮發揮更大作用。相信隨着“中國+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機制的定期舉行,中國與中亞五國將確定重點合作領域,制定共同行動計劃,爲地區的和平穩定貢獻有力的機制保障。
歷史上,中國與中亞國家曾共同創造古絲綢之路的輝煌盛世,而站在“三十而立”的歷史新起點,相信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務實合作將會結出更多豐碩成果。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