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或將無限期連任,誰能成為他的親信?此問題變得至關重要。亞洲時報(
ATimes.com
)報導
自從2012年底習正式出任主席以來,主張改革的周小川一直執掌中國人民銀行。他深受前總理朱鎔基的賞識。朱鎔基在1998至2003年期間,對國有企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朱鎔基是中國開國領導人鄧小平的親信。鄧小平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推動了中國的對外開放。
周小川即將退休的消息引發了市場憂慮。這位央行行長一直持續推動開放資本賬戶,提高透明度,清除影子銀行機構、地方政府及國有企業的龐大債務。
北京政府於2005年取消人民幣與美元掛鈎,周小川曾參與其中。他在任內放開了存款利率上限,並使人民幣進入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儲備貨幣籃子。
習近平的主席任期或無限延長,意味著周小川的繼任者人選更為重要,或風險更大。
上周市場最關注的是中共或者習近平能否選出一位出色的新央行行長,並且獲得習的信任。市場預測習近平的經濟顧問劉鶴極有可能接替周小川,這位留學美國的經濟學家主張提升市場地位。
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則是另一位熱門人選。
劉鶴被認為是改革派,這點讓市場獲得一些安慰。他在今年1月達沃斯論壇上表示:「中國一些改革措施會超出國際社會預期。開放不僅只對中國重要,對全世界同樣重要。」
但問題是劉鶴或者郭樹清執掌的央行能否發揮昔日的影響力?自2002年以來,周小川擔任央行行長近17年,可謂三朝元老,經歷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三代領導人。
習近平需要強有力的聲音,使他的首要任務如期推進。權力不僅帶來腐敗,還會使人陶醉而分心。因此,他從誰手上、以甚麼方式得到哪些建議至關重要。中國順利地進入發達國家的發展階段並非如外界想像般一樣已是既定事實。
的確,押注中國的投資者可能不會賺大錢。但沒有任何一個工業經濟體可以逃過金融危機,包括歐洲、日本、東南亞、拉美、非洲甚至美國。
中國也一樣。該國長期依賴債務、信貸的模式最終會到達「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過多的債務最終會影響增長及金融系統的穩定性。
但這並非意味著全球的系統性危機。如果中國發生問題,可能只是執政者在內部進行調整。現時中國的年均增長目標仍然維持在6.5%,因此在激勵政府官員上存在一定偏差。
地方政府官員以及中共高層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完成這些數字目標上,而非放在調整內在的經濟增長動力或提高生產力。
習近平提出了兩大首要目標。首先,中國的人均收入將在2021年達至1萬美元。其次,這個14億人口的大國在本世紀中葉成為「全面發達」的國家。實現這些目標需要中國維持快速增長,這正是習近平所面對的兩難局面。
中國經濟擺脫過度依賴負債和信貸意味著增速的放緩,這與習近平的目標背道而馳。因此,中國的經濟仍然年復一年地維持高速增長。
撰文:評論員William Pesek
原文:
http://www.atimes.com/article/xis-coronation-makes-china-central-bank-choice-bigger-deal/
相片:Reuters / Jason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