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觀察 | 北極:未來的新邊疆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評論員 楊震

北極地區指北極圈以北的地區,包括北冰洋海域、邊緣陸地海岸帶及島嶼、北極苔原以及最外側的泰加林帶,總面積約2100萬平方公里。北極地區島嶼主要有格陵蘭島、加拿大北極羣島、斯瓦爾巴德羣島、法蘭士約瑟夫地羣島、新地島、北地羣島、新西伯利亞羣島和弗蘭格爾羣島等;水域主要爲北冰洋,北冰洋約有700萬平方公里終年被冰雪覆蓋。北極地區的陸地、島嶼及其近岸海域和大陸架分別屬於俄羅斯、加拿大、美國、丹麥、芬蘭、冰島、挪威和瑞典8個環北極圈的國家。北極地區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全球約有30%未開發的天然氣、13%的石油蘊藏在這裏。該地區的煤炭儲量更是高達1萬億噸,約佔全球煤炭儲藏總量的25%。此外,北極地區還有富饒的林業、漁業資源以及鎳、鉛、鋅、銅、鑽、金、銀、金剛石等稀有礦產資源,是名副其實的天然“聚寶盆”。作爲未來的新邊疆,各國紛紛出臺北極政策,加強在該地區事務的話語權。

1997年,俄羅斯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2001年,俄羅斯向聯合國大陸架限界委員會提出12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主張。2007年,一支俄羅斯科考隊在北冰洋羅蒙諾索夫海嶺插上了國旗,宣示俄羅斯的主權。2008年9月,俄羅斯通過了《2020年前及更遠未來俄聯邦在北極的國家政策原則》,提出分階段實施北極戰略規劃,包括將北極建成俄主要的資源基地,完成俄在北極地區的邊界確認,確保實現“俄羅斯在北極能源資源開發和運輸領域的競爭優勢”等。這是俄羅斯也是世界上第一份關於北極的國家戰略,文件明確界定了俄羅斯在北極的各種利益,成爲指導俄羅斯在北極行動的指南。

704bbe300eabb7d86448ec977b0f669cfe59022f_w580_h330.jpg

將俄羅斯視爲戰略競爭對手的美國自然不甘示弱。繼美國海岸警備隊於2019年4月22日發佈新版《北極戰略展望》後,美國國防部在同年6月6日公佈新的北極國防戰略文件,特朗普政府雖然承認“北極地區有很多積極與合作的傾向”,但新戰略更爲強調北極安全環境的複雜性、不確定性和戰略競爭性。

冷戰結束以來,挪威有了獨立的北極政策,並居於外交領域首要地位。這一時期的政策類型不同於冷戰時期的單一性特徵,具有涵蓋軍事安全、環境保護、漁業合作、科學研究等諸多領域的綜合性特徵。2006年12月,《挪威政府的高北戰略》出臺,這是挪威歷史上第一個系統而全面的北極戰略文件。2009年3月,挪威根據高北地區快速發展的現實更新了北極戰略的版本,頒佈了《北方新基石:挪威政府高北戰略的下一步行動》,內容與上一個版本相比更具可操作性。丹麥2016年出臺的《變革時期的丹麥外交與防務》和《國防部未來在北極的任務》,強調了丹麥王國作爲“北極超級大國”的地位,標誌着丹麥北極戰略從溫和保守向主動進取轉變。

704bbe300eabb7d86448ec977b0f669cfe59022f_w580_h330.jpg

2000年,加拿大政府公佈了《加拿大對外政策中的北方因素》,將北極事務納入外交範疇;2009年又頒佈《加拿大北部戰略:我們的北方、我們的遺產、我們的未來》,首次明確了加拿大北極戰略的四大支柱,包括行使加拿大對北極的主權、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保護北極環境遺產以及改善北極治理與強化分權;2010 年,加拿大政府再次發佈文件《加拿大北極外交宣言》。該文件在提出“北極外交”概念的基礎上,將加拿大在北極所扮演的角色確立爲“負責任的管理者”,並指出扮演這一角色是加拿大行使主權的根本手段。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海洋溫度上升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在北極和南極最明顯,那裏融化的冰川導致更大範圍的海上活動。在未來幾十年裏,北冰洋將變得越來越容易接近,將更廣泛地爲那些想獲得該地區豐富資源和貿易通道的人所使用。石油和天然氣開採、商業捕魚、旅遊和礦產開採等預期中的海上活動的增加預計將逐漸增加該地區的戰略重要性。

北極地區作爲人類共有的財富,北極事務不再只涉及傳統意義的北極國家,非北極國家在北極問題的處理上也逐漸並應當具有話語權。此外,北極地區的快速升溫帶來了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重大改變,大大提升了北極地區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顯著加強了北極地區與世界其它地區之間的互動。中國是深受北極環境變化影響的主要國家之一,中國在北極的戰略利益日益增長。北極對中國的戰略影響全面上升,在生態系統、糧食安全、環境政治、能源政治、航道利用等領域,中國在北極的非傳統安全利益越來越突出。隨着北極地區國際政治的複雜性與不確定性加大,中國在北極的戰略利益尤其是非傳統安全利益面臨壓力。中國需要預測和預知在北極地區多種戰略利益的增長,並對可能的風險與挑戰早作分析和評估。


作者簡介:楊震,亞太智庫研究員,上海政法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d8f488982f3743c484a2af131f498cd3.jpg

亞太日報觀察專欄作者均爲國際問題專家及資深新聞從業人員,長期從事國際研究和報道,他們秉承亞太日報原創、獨家、深度、開放、聯動的理念,以獨特的視角評述當今國際大事。

(來源:亞太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