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抗疫,中外友城共擔風雨

亞太日報

text

北京市向韓國首爾市、日本東京市、伊朗德黑蘭等友好城市捐贈防疫物資;上海市向韓國釜山市、葡萄牙波爾圖市等友好城市捐贈醫療物資;四川自貢市向友好城市法國蓋亞克市捐贈口罩等物資;廣東省雲浮市將捐贈防護物資馳援友好城市意大利卡拉拉市……連日來,隨着全球疫情持續擴散蔓延,中國各地積極行動,向友城傳遞守望相助、患難與共的情誼。

友好城市是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是城市外交的重要載體,早已成爲民間外交以及政府對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渠道。1973年,天津市與日本神戶市結爲友好城市,成爲中國結對的第一對友好城市。自此以後,中國各地方城市與世界各地城市建立起廣泛的“朋友圈”。

中國地大物博,不同城市具備不同的資源稟賦,擁有各自的鮮明特色。近年來,中國通過建立友好城市,開展城市外交,加強了和世界各國在經濟、科技、文化等多領域多層次的交往合作,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城市的別樣風姿。與此同時,隨着城市之間的交往愈發頻繁密切,世界人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國的開放包容與真誠友善。

“中方願在繼續全力抗擊本國疫情的同時,克服自身困難,向有需要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近日在迴應中國地方政府通過友城渠道對外提供防疫物資支持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如是表示。可以說,在此次疫情中,中外友好城市守望相助,彰顯了“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抗疫力量,也昇華了中國和世界人民之間的友誼。

通過此次攜手抗擊疫情,對進一步完善中國城市外交理念和規則程序也頗有裨益。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趙可金認爲,中國各城市要加快形成完善的國際交往法律規範和程序,瞭解受捐助友好城市的防疫物資用品標準,探索加強與紅十字會、世衛組織等國際組織交流合作的新渠道。通過這些舉措,能夠讓中國的善意更好地傳遞給世界人民,讓城市外交更加豐富立體。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