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一年一度的中央部門預算公開拉開大幕,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02箇中央部門向社會公開2020年“賬本”。
這100多個賬本中,有一個高頻詞特別顯眼:在財政部預算出現16次,農業農村部預算出現21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預算出現16次,自然資源部預算出現18次……
這個頻頻出現於中央部門預算中的詞就是“過緊日子”。
受疫情衝擊影響,今年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中央政府要帶頭,中央本級支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
非常時期必須有非常措施。2020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有諸多新變化、新亮點。
一般性支出壓減力度空前,有的部門“三公”經費砍掉超過50%
部門預算是一個部門的“賬本”,明確了部門一年的收入和支出。2020年中央部門公開的部門預算包括部門收支總表、部門收入總表、部門支出總表等8張報表,全面、真實反映部門收支總體情況和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今年財政收支矛盾加劇,財政運行壓力增加,中央部門帶頭過緊日子,以上率下、節用裕民,有利於向社會釋放明確信號,增強社會信心,帶動共克時艱。”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院長白彥鋒說。
中央部門預算顯示,各中央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過緊日子”的有關要求,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壓減力度空前。
比如,農業農村部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當年撥款2592948.72萬元,比2019年執行數減少426833.86萬元,降低14.1%,重點壓減了公用經費和農業國際交流合作、農業業務培訓等項目支出中涉及的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同時重點保障了農業產業扶貧、糧食和生豬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等支出。
國家稅務總局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與2019年執行數相比,稅務系統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壓減155.45億元,特別是大力壓減了培訓、因公出國、公務接待、會議、差旅等一般性支出,其中,培訓經費壓減75.01%,因公出國(境)費壓減65.1%。同時,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全力保障直接用於納稅人、改進納稅服務等支出。
“三公”經費,也就是因公出國(境)任務、公務用車費用和公務接待費支出,歷來備受關注。財政部2020年“三公”經費預算數爲2446.61萬元,比2019年減少3003.87萬元,下降55.11%;文化和旅遊部預算2329.09萬元,比2019年減少2418.89萬元,下降50.95%。此外,農業農村部下降37.3%,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下降 54.98%,自然資源部下降37.91%。
“壓減支出並非是全面壓縮,而是要有保有壓,該辦的事、該履行的職責要更好保障。今年的中央部門預算公開文件中,對於如何壓減都專門做了說明,可以讓社會公衆更好地監督。”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德華說。
項目支出預算更加透明,立項依據、預算安排、績效目標都要明確
今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還有一個重要亮點,就是加大了項目支出預算公開力度。
項目支出預算是部門支出預算的重要部分。“推進項目支出預算公開,有利於督促各部門改進預算編制、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說。
今年部門公開的項目數量爲83個,相較去年公開範圍進一步擴大,包括:教育部“‘勵耕計劃’教育助學項目”、生態環境部“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管理項目”、國家醫療保障局“醫療保障體系建設項目”等。公開的項目內容包含項目概述、立項依據、實施主體、實施方案、實施週期、年度預算安排、績效目標等。
比如:生態環境部對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管理項目情況進行了說明。該項目共涉及165個二級項目,按照滾動支出預算編制原則,實施週期暫定爲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根據實際情況作動態調整。在支出計劃上,2020-2022年該項目擬安排58340.15萬元。
科學技術部對“科技專項業務費”項目情況進行了說明。“科技專項業務費”包括科技文獻信息專項、創新方法工作專項、學術著作出版基金三個項目。2020年擬安排該項目一般公共預算57700萬元。
中國民用航空局介紹了飛標適航項目情況。根據業務性質,該項目細分爲四類子項目:“飛行標準審查費”、“適航審定審查費”、“機場運行審查費”和“證照印刷考試考務費”項目。2020年擬安排該項目一般公共預算7553.03萬元,並明確了績效目標和指標。
加大預算績效信息公開力度,把每一筆錢都用到刀刃上、緊要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提質增效,各項支出務必精打細算,一定要把每一筆錢都用到刀刃上、緊要處。
績效目標是預算績效管理的基礎和龍頭,也是預算執行績效監控和事後績效評價的基本依據,對於落實資金使用單位主體責任、強化部門自我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近年來,財政部大力推動中央部門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基本實現了中央部門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管理全覆蓋,績效目標公開工作也取得顯著進展。
重點項目績效目標公開範圍逐年擴大,2017年中央部門預算中首次公開了10個項目的績效目標,2018年、2019年分別公開36個、50個,2020年增加到109個,是上年的2倍多,不僅增強了資金使用單位的績效意識,也提升了部門預算透明度和政府部門的公信力。
“財政收支矛盾越是突出,越應該加強預算績效管理,重視從目標入手,加強預算約束下支出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用合理的預算標準控制預算支出規模,提高財政支出績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怡說。
今年中央部門預算安排突出績效導向,深化部門預算績效管理,提高預算資金使用效益。
比如,自然資源部對“遙感業務運行及數據保障”項目支出績效目標進行了說明。該項目年度資金總額14916.15萬元,年度目標包括:開展陸地、海洋遙感衛星發展戰略規劃研究以及衛星關鍵技術預研;開展地面和應用系統運行維護建設,等等。同時,設置了一系列績效指標,包括產出指標、效益指標、滿意度指標等。
文化和旅遊部對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績效目標進行了說明。該項目年度資金總額10000萬元,年度總體目標包括推動藝術作品跨省區巡展、巡演,培養一批優秀青年人才作爲後備力量,等等。同時,明確了一系列績效指標,比如大型舞臺劇滾動資助數量 ≥20 部,資助項目完成舞臺演出、展覽場次≥400場次,青年藝術人才培養扶持數量≥60人。
“通過公開重點項目績效目標,進一步敞開了社會各界瞭解政府履職的‘窗口’,有利於督促部門提高責任和效率意識,完善政策、改進管理、優化預算安排,有利於促進資金使用單位加強管理、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說。
對於這100多箇中央部門預算,公衆如何找得到、看得懂、能監督?2020年,各部門的部門預算除在本部門網站公開外,繼續在財政部門戶網站設立的“中央預決算公開平臺”集中展示,方便人民羣衆監督政府財政工作。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