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日企業撤離中國”的傳言幾番引起各界關注,繼而引發了市場上關於製造業外遷、產業鏈轉移的討論。
近一週以來,國家發改委、國資委、財政部等分別對上述言論作出了表態和迴應。超大的市場規模是確保全球產業鏈留在中國的決定性因素,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完備的基礎設施爲中國發展全球產業鏈留足了底氣。
專家建議,要提升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和優化營商環境。中國應切實爲企業營造創新環境,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提升企業創新能力,重塑中國製造的未來。
“中國製造”擁有獨特優勢
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聞發言人袁達4月20日表示,發改委關注到一些國家在企業迴流問題上的言論或政策,也注意到各界廣泛深入的討論。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造成了巨大沖擊,在此特殊時期,需要各國攜起手來,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政府需要做的是幫助企業克服困難、渡過難關,而不是增加不確定性。
袁達強調,隨着中國迅速控制疫情、全面推進復工復產,外資基本盤總體穩定,外資企業在華生產經營逐步走向正常,訂單完成情況不斷好轉,外國投資者信心逐步增強,一批外資新項目即將落地,這充分說明中國投資環境的穩定性和堅韌性。
中國美國商會、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等商會機構近期所做的調查顯示,3月份以來,在華美資、日資企業生產經營趨於好轉,投資意願比2月份明顯增強,考慮調整產業佈局的企業數量很少。
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工作局局長、新聞發言人夏慶豐也於4月20日表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格局是各國企業經過多年共同努力、共同選擇的結果,是各經濟體要素成本、產業配套、基礎設施等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哪個人、哪個國家能夠隨意改變的。短期的補貼是不能夠阻斷長期市場趨勢的。
目前,全球產業鏈佈局和供應鏈結構是多年來生產要素以最高效方式自由流動、資源最優化配置所形成的,具有相對穩定性和依賴性。長期以來跨國公司在全球配置生產要素時,更注重效率和成本,未來的調整是企業的選擇,不以政府的意願來決定。
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4月23日表示,我國是全球產業鏈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極,“中國製造”更是擁有獨特優勢,超大的市場規模是確保全球產業鏈留在我國的決定性因素,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完備的基礎設施爲我國發展全球產業鏈留足了底氣。疫情可能導致全球產業鏈或供應鏈朝着更多元化、更具韌性方向發展,我們將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服務,更優的營商環境來留住大家。
業內普遍認爲,短期內將產業鏈轉移到其他國家的可能性很小。全球供應鏈存在一個平衡,轉移產業鏈意味着打破這個平衡,目前這種情況下不太可能發生。但疫情影響時間越長破壞這個平衡的可能性越大,所要付出的代價也越大。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上具有獨特的地位,是全球產業鏈非常重要的一環,目前沒有任何國家可以替代。
中國具備非常完整的產業鏈,將採購轉移到例如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意味着巨大的投資成本、不完整的產業鏈、生產技能不夠熟悉的員工,以及其他未知風險。而且,現在疫情已經在中國以外的許多國家擴散,韓國、日本、歐洲的情況日益嚴重,將產業鏈轉移的可操作性較低。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曉紅近日在國際金融論壇(IFF)研究院學術研討會上表示,企業搬到其他的國家,建廠房、招工、產業鏈的構建等成本是非常昂貴的,企業要賺錢,就不能不算賬。目前,中國的產業配套能力、營商環境都是向好的,尤其是產業鏈、供應鏈配套的優勢,充分體現出製造業的優勢。所以會有企業搬遷的個案,但是大規模的搬遷短期之內還不至於出現。
重視外遷並有所作爲
當前,外資對全國稅收的貢獻約爲18%,外資高技術產業企業數佔全國約1/4,跨國公司在華投資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逾2000家。穩住外資基本盤,有利於對衝疫情影響,也事關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
中信證券認爲,中國國內疫情好轉有助於重啓國內生產,但全球產業鏈既有結構穩定且成熟,僅產業鏈上單一環節的恢復難以完成生產閉環。海外疫情暴發使得外需被動萎縮,疫情國對我國中間品和最終品的需求減少,同時我國難以通過進口獲得中間品完成生產。海外疫情對進口和出口具有雙向影響,這兩個鏈條相互交織,或出現負反饋的螺旋式上升,繼而衝擊全球的生產供需格局。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些年出現了一些產業鏈轉移和製造業外遷,企業綜合成本上升、貿易摩擦都可能成爲產業轉移的因素,大規模轉移並沒有出現。但長遠看,要重視這樣的現象,必須有所作爲,核心是要提升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和優化營商環境。中國應切實爲企業營造創新環境,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提升企業創新能力,重塑中國製造的未來。
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國家發改委表示,要繼續做好穩外資各項工作,支持外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各項援企政策同等適用於內外資企業;出臺2020年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將進一步放寬外資准入,進一步提升服務業、製造業、農業領域開放水平,繼續在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出臺2020年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本次修訂鼓勵條目將只增不減,重點是促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潛力,使更多領域的外商投資能夠享受稅收等有關優惠政策。
此外,在實施好前三批重大外資項目的基礎上,發改委今年將推出第四批重大外資項目。推動重點省市建立健全地方層面的重大外資項目專班機制,全面提升外資項目服務水平。
隨着利好政策相繼兌現,新增外資項目也在加快落地。例如,疫情以來,蘇州簽約外資項目118個,預計投資總額143.6億美元。浙江則發揮互聯網平臺優勢,開展“網上招商會”“網上洽談會”等雲上招商方式,近期通過“雲簽約”引進外資項目74個,總投資62.11億美元。
針對在這次疫情中供應鏈、產業鏈暴露出的一些問題,夏慶豐表示,將加快轉型升級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特別是要集中優勢力量進行科技攻關,儘快在一些產業基礎薄弱領域和產業鏈關鍵環節實現新突破。用好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範應用等政策,在關鍵裝備國產化上邁出新步伐。穩妥開展有利於產業協同、技術引進、人才共享、品牌增值等方面的併購重組,努力增強產業鏈的競爭力和韌性。
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表示,從中長期來看,這次疫情或許將對國際產業鏈的調整帶來一定影響,但大趨勢不會改變。不管外界環境怎樣變化,我國將一如既往地深化改革開放,在健康醫療、智能製造等領域,積極打造新的國際合作增長點,帶動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與發展。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