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在上海、浙江、江蘇、福建、廣東等沿海外貿重點地區走訪瞭解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電商爲主渠道的出口轉內銷呈井噴態勢,成爲外貿企業應對海外市場需求下滑的重要抓手。但掣肘於銷售渠道、人才團隊等短板,不少外貿企業轉型困難,一些企業在出口轉內銷時“只賺熱鬧不賺錢”現象突出。
電商渠道“轉內銷”井噴
面對海外市場消費持續疲軟,多地政府鼓勵引導外貿企業轉內銷、穩定外貿基本盤,取得一定成效。
江蘇省商務廳近期舉辦22場線上展會,覆蓋江蘇外貿出口主要行業,其中兩場爲出口轉內銷展會。江蘇省商務廳廳長趙建軍說,希望通過相關活動,引導幫助外貿企業利用國內市場拓渠道、銷庫存、穩經營。
爲解決企業內銷貨物批次多、出貨急、資金壓力大等難題,廣州海關推行內銷集中徵稅,允許試點企業先行內銷加工貿易貨物,再集中辦理納稅手續,並將徵稅時限延長至次月15日前。由以往“先徵稅再出貨”變爲“先出貨再徵稅”,爲加工貿易企業拓展內銷市場贏得時間。
據瞭解,電商成爲外貿企業轉內銷的主要渠道之一。
在泉州石獅、晉江等外貿集聚地,已建立起多個大型直播基地,並以當地優勢產業爲依託,培育“網紅經濟”。《經濟參考報》記者在石獅青創城看到,直播間裏堆滿鞋子、服裝等當地製造產品,衆多網絡主播對着手機不停推銷,氣氛熱烈。該市的圓通快遞公司5月份新建一條自動化分揀系統,24小時可處理快遞110萬件,公司負責人陳賢祥說,5月份投遞量比去年同期增長40%,天天跟過“雙十一”一樣。
廣東省形成了“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網紅主角”的網紅培育體系,催生一批網紅直播園區、基地,廣州提出要打造“直播電商之都”。廣東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王先慶說,在當地政府、協會和企業大力推動下,網紅直播帶貨有力地推進了出口產品轉內銷。
轉戰內需門檻重重引疑慮
外貿企業在出口承壓的情況下普遍看好國內市場潛力,但很多企業因缺乏內銷渠道、人才團隊、市場認知,對如何轉內銷充滿疑慮。
浙江美之源化妝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香水,九成產品出口國外。該公司外貿經理陳珍珍說,美之源近兩年一直在努力開發國內市場,但香水不是符合中國人消費習慣的化妝品主流產品,開拓效果有限,正在尋求別的路徑拓展內銷。
福建晉江是全國主要泳裝生產基地,其中八成產品出口海外。晉江泳裝產業協會專職副祕書長施芳芳說,外貿企業轉內銷涉及國內外生產標準、消費習慣的切換,產業鏈條的融入等問題,短時間內很難一下子轉過來。以泳裝產品爲例,歐美人穿泳裝曬太陽是日常生活必需,但國內並沒有此類需求。
“外貿企業主體一般都是工廠,過去只是單純從事生產這一中間環節,這意味着企業對於工廠到消費者的這個環節很陌生。”中國出口百強企業上海新聯紡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崢說,多數外貿工廠對品牌、定價、渠道幾乎沒有接觸過,從零學起非常難,而且國內市場軟性門檻較多,企業轉內銷需要交“學費”,試錯成本比較高,這些讓外貿企業對轉內銷充滿疑慮。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還發現,更多的外貿企業僅僅是暫時通過內銷甩庫存,因在國內缺乏品牌力和銷售渠道,只能傍身電商平臺,以“全網最低價”等方式賤賣產品。陳賢祥說,他們的一家外貿企業客戶,近期通過電商以200萬元的價格售出600萬件服裝,摺合三件服裝一元錢。還有客戶此前參加母親節網絡促銷活動,一個鋼刷售價5.28元,賣一個虧八毛錢。
多家制造業企業受訪負責人表示,引流效果明顯的電商平臺基本掌握在“阿里系”“騰訊系”“頭條系”手中,這些電商平臺中間費用高,極大擠壓企業利潤空間,導致很多外貿企業轉內銷後“只賺熱鬧不賺錢”。
引導優質企業“外轉內”
上海世界貿易組織事務諮詢中心理事長王新奎建議,完善“出口轉內銷”“代工轉自營”等方式,扶持優質企業轉向國內市場。
“疫情影響下,海外市場消費疲軟,從製造業到服務業等外貿各領域都有轉向國內市場的需求,主要是爲了分散經營風險。”王先慶說。
多位受訪者建議,加強“需求側”改革,着力提升國內市場消費能力。王新奎建議,繼續推進農村電商、農村物流體系建設,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增加農村地區的消費能力和消費便利,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世忠建議,通過向中低收入家庭發放現金類消費券等方式,逐步提高中長期居民和家庭可支配收入,促進消費復甦。還可通過允許因疫情導致階段性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延遲繳納社會保險費,金融及產業扶持等方式,進一步減輕中小企業負擔,從中長期增強中低收入羣體的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
同時,進一步優化轉內銷的准入門檻。上海一家大型醫療器械OEM企業負責人以醫療器械行業舉例說,國內要求醫療器械由品牌方自行生產,導致不少外貿企業無法轉入國內市場,部分地區正試點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建議對全國範圍內相關內外貿不同准入規則進行梳理和優化,爲外貿企業打開國內市場提供便利。
此外,多家企業反映,外貿企業賬期普遍延長三個月以上,短期面臨較大融資需求,但新增貸款仍面臨諸多“玻璃門”。例如“穩崗貸”,銀行不但普遍要求資產擔保流水,還需要企業所有股東都簽名承擔連帶責任。多位受訪者建議,可以考慮對政策性貸款實行貸款“負面清單”制度。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