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布法羅有一處名爲海岸公寓的低收入公共住宅,由著名建築師保羅·魯道夫(Paul Rudolph)所設計,一直被視作是紐約西部地區現代建築的典範。由於建造年代久遠,公寓的業主一直都對這些搖搖欲墜、格格不入的建築感到擔憂,居民也希望尋求一個更加安全、更受歡迎的居住空間。終於,在今年1月,海岸公寓第二階段的拆除工作開始動工。
“拆除”對於業主和居民來說似乎是雙贏的解決方案。然而,當地的保護主義者們卻持反對意見。他們不僅不希望拆除,還計劃推選海岸公寓作爲當地的地標建築,以便更好地保護這些具有重要意義的建築。
身爲歷史古蹟保護學者,這個議題對我們(指本文作者Ashima Krishna和Kerry Traynor)極具吸引力,因爲它突出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在保護現代建築的過程中,我們該如何在“滿足居住者的需求”和“保護歷史設計”之間求得平衡?
低收入住房在美國曆史上的起起落落
美國低收入公共住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蕭條時期。
1934年,美國政府成立了聯邦住房管理局(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其宗旨在於讓更多的人能夠擁有自己的住房。三年後,國會又通過了《美國住房法案》,設立了低收入住宅,以解決經濟適用房嚴重短缺的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數百萬士兵回到美國,住房問題再一次面臨巨大的挑戰。隨後,政府頒佈了《1949年住房法》,並撥款對貧民窟進行清理和重建,取而代之的是被認爲更衛生、更高效的高層公寓樓。
建築師西奧多·普魯唐(Theodore Prudon)曾在作品中寫道,美國低收入住宅的快速發展,與歐洲現代主義建築師的到來息息相關。因此,在那個時期建造的許多低收入住宅羣都是歐式現代主義風格,以其經濟、簡約和功能性而聞名。當時,便宜又實用的混泥土頗受現代建築師喜愛,混凝土建築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受納稅人資金限制的州和聯邦房務委員會的最佳選擇。
聖麗塔庭院公寓
這一批低收入住宅中的確不乏成功案例,有許多建築甚至沿用至今。例如,位於得克薩斯州首府奧斯汀的聖麗塔庭院公寓(Santa Rita Courts)初建於1939年,直到現在,生活在那裏的居民仍然享受着其優越而便捷的環境和位置。
還有一個成功的案例是位於芝加哥的羅森沃爾德庭院公寓(Rosenwald Court Apartments)。建造於1929年的羅森沃爾德庭院公寓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在建築上也極具代表性,被列入了美國國家歷史名勝名錄(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到1999年時,由於長期無人居住,羅森沃爾德庭院公寓被列入拆除名單。好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力籌集了1.32億美元用於改造該項目,羅森沃爾德庭園公寓才免遭被拆除的厄運。2016年,這些公寓都被改造成了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
然而,這些成功的典範都只是特例罷了。當時建造的絕大多數低收入住宅最終都被重新開發或是完全被拆除了。在這些失敗的案例中,最爲人熟知的大概就是位於聖路易斯的普魯蒂艾戈公寓(Pruitt Igoe Housing Complex)。由日本著名建築師山崎實(Minoru Yamasaki)設計的這22棟高層建築住宅於1956年竣工,然而,由於維護不當、犯罪頻發和高空置率,普魯蒂艾戈公寓的生活環境越來越讓人難以忍受,最後僅僅只使用了20年就被拆除了。除此之外,位於芝加哥的典型現代主義高層建築卡布里尼綠色公寓(Cabrini Green Housing)等項目也都遭遇了類似的失敗命運。
普魯蒂艾戈公寓在拆除過程中倒塌 圖片來源:U.S.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Office of Policy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海岸公寓:在現實中破碎的理想
對於魯道夫來說,海岸公寓項目最初的設計理念在於打破常規,建造一個促進經濟、文化和種族融合的社區。這樣的設計理念一開始的確備受讚譽,當地的報紙紛紛將這一設想比作“伊利湖畔綿延壯美的意大利山脈”。
然而,在建築工程真正完工以後,嚴重的結構問題就暴露了出來。早在1972年,隔音效果差、漏水和蟲害等各種問題就層出不窮。最初備受媒體稱讚的特色設計——落地窗,到最後也不得不進行大改造,以更好地起到隔離作用。
除了結構上的問題,海岸公寓內部最初的室內設計願景最終也沒能實現。在1973年的《花園與庭院》(House and Garden)雜誌中,有一期專欄記錄了藝術家威廉·馬查多(William Machado)的設計理念。按照馬查多的設計方案,一套公寓要配置齊全傢俱、配件和家電等,總共需要花費4500美元——這幾乎已經等於一箇中等收入家庭想要滿足入住條件所需達到的最低年薪要求的一半了。這也就突顯出了公寓本身的設計理念和租戶的實際經濟水平之間的差距。
海岸公寓獨特的建築造型設計也使得公寓內部的經濟和結構問題更加複雜。建築外部大型階梯式的構造不僅容易藏人,也使得其他人能夠很輕易地進入上層住戶空間。建築內部密集的陰影和隱蔽構造無法導致犯罪,卻無疑助長了犯罪的發生。
幫派、毒販和非法潛入者的身影常常出現在海岸公寓,生活在那裏的居民因此而長期缺乏安全感。最終,在2013年,現任業主申請拆除破舊建築,並在原址上新建了聯排別墅式公寓。
到2013年,海岸公寓大多已破敗不堪,有幾個街區甚至已經空置了十多年。圖片來源:Kerry Traynor
面對現實存在的問題和業主的申請,保護主義者也就“海岸公寓應該被拆除還是保留”的議題進行了討論。2014年7月,布法羅保護委員會舉行了公開會議,並在會議上強調了海岸公寓的標誌性設計意義,表達了設計者魯道夫渴望創建一個“統一的村莊”的理念。而且,作爲當地爲數不多留存下來的粗野派風格建築傑作,海岸公寓更加具有重大意義。爲此,保護主義者利用當地的保護條例,試圖推選海岸公寓成爲當地的“地標”,這樣一來,海岸公寓不僅有可能不會被拆除,還能夠得到布法羅保護委員會更多的關注和維護。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居民代表在聽證會上發言,講述了他們生活在海岸公寓的艱難和不便。由此,現代主義建築風格與其實際使用之間存在的矛盾再次突顯出來。
數十年來,類似的問題不僅僅出現在海岸公寓。魯道夫設計的另外兩處建築——位於紐約州尼亞加拉瀑布的布里奇斯伯爵圖書館和位於紐約戈森社區的政府中心,多年來也同樣備受爭議。
海岸公寓第一階段的拆除工作完成後,新建的尼亞加拉廣場公寓於2017年完工。圖片來源:Ashima Krishna
最終,布法羅保護委員會還是站在了居民這一邊,並投票決定放棄推選海岸公寓爲地標建築。第一階段的拆除工作完成後,政府在原址上新建了聯排別墅式公寓,更名爲尼亞加拉廣場公寓(Niagara Square Apartments)。新建的公寓自2017年完工之後,便再也沒有出現過閒置空置的情況。對於那些主張保護大師級別的設計作品、而非滿足用戶需求的保護組織、設計團體、住房活動家和組織來說,這個案例可以當做是一個借鑑,無疑也是一個警示,發人深省。丹佛、克利夫蘭和明尼阿波里斯等多個城市目前也都面臨着類似的困境和挑戰,爲了解決這個矛盾,各地都在積極尋求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而在尋求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忘記最重要的一點:弄清楚一切爭論和解決問題的最終目的,究竟是什麼。
(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