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丨1990年的四部瓊瑤劇

亞太日報

text

編者按:這裏是一個懷舊劇場。

瓊瑤已經成爲中國當代流行文化一個繞不過去的符號,鮮有人像她這般,從小說火到電影再火到電視劇,三家通吃,形成了獨特的“瓊瑤熱”現象。

瓊瑤首先是以小說走紅的。瓊瑤1938年出生於四川成都,1947年隨家人遷居上海,並在《大公報》發表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1949年隨父母遷居臺灣台北,1962年陸續在當時臺灣最流行的《皇冠》雜誌上發表《情人谷》《黑繭》《幸運草》等中短篇小說。自此一發不可收拾,瓊瑤連續多部言情小說在臺灣轟動一時。

從1965年的電影《婉君表妹》開始,瓊瑤小說開始了影視化進程。直到1983年的最後一部電影《昨夜之燈》,20年不到的時間,瓊瑤小說改編的電影多達50部,足見瓊瑤電影在當時的影響力。

但事實上,到了1980年代前後,瓊瑤電影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了,內容同質化、風格單一,觀衆漸漸審美疲勞。也是在這個時候,瓊瑤開始進軍電視圈。1986年,她與第二任丈夫平鑫濤成立怡人傳播公司,推出30集電視連續劇《幾度夕陽紅》,這是首部由瓊瑤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在臺灣華視首播之後一炮而紅。

從此,瓊瑤的電視劇時代就開始了。1990年,是瓊瑤劇盛極一時的一年,那一年,共有四部瓊瑤劇先後搬上臺灣電視熒屏,分別是《婉君》《啞妻》《三朵花》和《雪珂》。大陸的“瓊瑤熱”是怎麼發生的?“瓊女郎”又都去哪了?

苦戀、虐戀與愛情至上

改革開放以後,兩岸文化交流頻繁起來,瓊瑤的小說在大陸流行。因爲對大陸有深厚的情感和強烈的認同,瓊瑤也主動投身其中,推動兩岸文化交流。1987年,臺灣當局開放赴大陸探親後,瓊瑤即提出返大陸探親的願望,並於次年成行。1989年,臺灣當局開放影視業赴大陸取景拍攝,瓊瑤立刻召集劇組前往大陸拍攝電視劇,成爲第一個前來大陸實景拍攝的臺灣製作人,開啓了兩岸合拍劇時代,之後瓊瑤幾乎所有的電視劇都在大陸拍攝完成。

1990年的四部瓊瑤劇,便都是在大陸實景拍攝的,比如《婉君》在北京、湖南等地取景,《三朵花》在湖南取景,《啞妻》《雪珂》在北京取景;同時,瓊瑤劇也大量採用大陸演員,比如大陸演員金銘當時飾演的小婉君,是許多70後、80後童年不可磨滅的形象。

《婉君》《啞妻》《三朵花》改編自瓊瑤1963年創作的中短篇小說集《六個夢》中的三個小故事,《六個夢》的故事均以清末民初爲背景。

《婉君》由劉立立執導,俞小凡、金銘、張佩華、徐乃麟等人主演。清末民初,小女孩婉君(金銘 飾)被當作沖喜新娘賣到周家,嫁給大少爺伯健。隨着一天天長大,周家三兄弟都愛上婉君(俞小凡 飾)。婉君不知如何選擇,三兄弟也因爲婉君離家出走,婉君被趕出周家吃盡苦頭,兜兜轉轉才苦盡甘來。

《啞妻》由沈怡執導,劉雪華、林瑞陽等人主演。柳靜言(林瑞陽 飾)與方依依(劉雪華 飾)爲兒時指腹爲婚,方依依雖是啞女,但她聰慧善良、多才多藝,漸漸感染柳靜言,二人終成恩愛夫妻。不幸的是兩人的女兒同樣天生聾啞,這給柳家帶來沉重打擊。在柳靜言的堅持下,再次懷孕的方依依被迫墮胎,夫妻情感轉冷。柳靜言遠走日本,並與一藝妓生下一子。十年後,柳靜言帶着對故鄉和方依依的思念返鄉,方依依不能原諒柳靜言,鬱鬱而終,柳靜言追悔莫及。

《啞妻》中,劉雪華飾演方依依

《啞妻》中,林瑞陽(現張庭的老公)飾演柳靜言

《三朵花》由鄭健榮執導,劉雪華、俞小凡、金素梅主演。章家三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因上一代的恩怨,自小就接受章母嚴格管教,逼迫女兒厭惡男人、排斥男人。最終釀成無法彌補的遺憾,大女兒章念琦(劉雪華 飾)殉情自殺,二女兒章念瑜(俞小凡 飾)在大姐自殺後發瘋。章母幡然醒悟,三女兒章念琛(金素梅 飾)才得以善終,與戀人共赴他鄉。

《三朵花》中的三姐妹,大姐(劉雪華 飾)、三妹(金素梅 飾)、二妹(俞小凡 飾)

《雪珂》則改編自瓊瑤1990年創作的小說,由沈怡執導,劉雪華、張佩華、馬景濤、歸亞蕾等人主演。清朝末年,頤親王府的格格雪珂(劉雪華 飾)和奶媽之子亞蒙(劉佩華 飾)相戀和懷孕,兩人相約私奔,不料雙雙被王爺抓回,亞蒙被放逐邊疆,雪珂產下一女(金銘 飾)後,被迫嫁入世交羅家的公子羅至剛(馬景濤 飾),被由愛生恨的羅至剛百般虐待。八年後雪珂與亞蒙重逢,經歷重重風波,有情人終成眷屬。

劉雪華飾演雪珂

這四部瓊瑤劇,都保留了瓊瑤小說一個非常典型的特徵:愛情至上。雖然背景都是兵荒馬亂的民國時代,但它們的焦點是才子佳人、癡男怨女的愛情故事,時代只不過是一塊幕布。而無論主人公什麼身份、什麼職業、什麼地位,他們也都推崇愛情至上,對愛情的嚮往與追求是超越一切的存在。就像瓊瑤小說中女主人公說的:“他是強盜,我愛他,他是土匪,我愛他,他是殺人犯,我也愛他,沒有他我就不要活了!”

爲了凸顯愛情至上,瓊瑤的小說情節往往離奇曲折,充滿了驚天動地的苦情、悲情、癡情、怨情。小說《六個夢》和《雪珂》,都是民國苦情小說,影像化後,開闢了民國苦情戲的先河。亂世佳人,恩愛的情侶因爲種種原因分開,或是階層差距、或是兩代人的恩怨糾葛、或是倫理道德衝突、或是個性差異與誤會,情感一波三折,女主人公曆盡千辛萬苦,卻不一定苦盡甘來,令人一掬同情之淚。

1990年的這四部瓊瑤劇,集苦戀、虐戀之大成。《婉君》中,三兄弟同時愛上婉君,複雜的四角戀虐心,婉君飽受流離之苦;《啞妻》中,方依依被丈夫背叛,抑鬱而終;《三朵花》中,三姐妹中大姐自殺,二姐發瘋;《雪珂》中,雪珂與亞蒙被拆散,雪珂在羅家被斷指被強暴……

《三朵花》中,大姐自殺後,二妹發瘋

今日看來,這樣的苦戀、虐戀或許顯得狗血,但對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大陸觀衆來說,瓊瑤劇是重要的情感啓蒙,喚醒了一代年輕人被禁錮的情感和心靈。剛剛經歷過壓抑的時代,大陸年輕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望情感的自由與解放,而瓊瑤小說和影視劇中的愛情至上,極大滿足瞭如飢似渴時代的精神需求,也爲年輕人提供了一種至情至性、純真浪漫的愛情想象。

值得一提的是,因爲對中國歷史、傳統和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瓊瑤的小說雖然都是兒女情長,卻也有強烈的家國意識。比如她的小說體現出了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色彩,有清晰的中國時空背景——故事常常發生在大陸,像《六個夢》中,天壇、萬里長城、嶽麓書院、橘子洲頭等地標與故事完美融合在一起,對於大陸觀衆來說,有一種無距離的親切感。

《啞妻》中的長城

1990年代,瓊瑤的作品輕易撥弄社會大衆的心絃,大陸出現“瓊瑤熱”也就不意外了。

駁雜的女性意識

瓊瑤劇,都是女性劇。瓊瑤作品中的女性意識,是相當駁雜的。

首先,作品中的“瓊女郎”們具備了中國傳統女性的一切優點,美麗聰慧,仁孝忠恕,知書達禮,勤勞刻苦,任勞任怨,克己奉獻……但她們都遭到傳統父權制的戕害。

就像《婉君》,小小年紀嫁人只爲給人沖喜,長大成人後被視爲紅顏禍水趕出,貼身奴僕被強姦:《三朵花》中,母親是父權制的受害者,同時也是父權制的化身;《雪珂》中,羅至剛知道雪珂與亞蒙的事,強迫雪珂自斷一個小指,並強暴了雪珂……

通過這些命運悲苦的女性形象,瓊瑤控訴了封建男權制對於女性的物化、禁錮和身心摧殘。女性被視爲物品及男人的附庸,喪失了主體性和選擇權。這是瓊瑤作品中女性意識進步的地方。

但矛盾性在於,瓊瑤一邊控訴男權制對女性的戕害,一邊在不自覺中,她的作品又在維護着男權制。

比如她作品中的絕大多數女主人公,都是賢妻良母型,哪怕被丈夫或婆家怎麼欺辱,她們都忍辱負重、勤勤懇懇,試圖通過自我犧牲來感化他人,比如《啞妻》中的方柳柳。作品也常常以大團圓結局,來謳歌女性的犧牲是值得的。無論是“賢妻良母”的女性刻板想象,還是對女性犧牲的變相鼓勵,都是男權制的立場。

方柳柳支撐着柳家

還有更爲刺眼的,瓊瑤作品中哪怕愛情至上,卻都將婚姻視爲最完美的結局,將婚姻視爲愛情的勝利。就比如《婉君》中,婉君有獨立、自主的一面,但結局是,她和貼身丫鬟一同嫁給了伯健(婉君最愛的男人並不是伯健),兩女事一夫;《雪珂》中,生命垂危的雪珂還想着要跟亞蒙拜個堂,想要有一個名分。

《婉君》中,婉君和貼身奴僕一同嫁給了大少爺

雪珂生命垂危時,想要一次正式的拜堂

將婚姻視爲旨歸,背後蘊藏的是瓊瑤對傳統父權制家庭的一種理想想象:幾代同堂,夫唱婦隨,其樂融融,圓滿和諧。瓊瑤一邊控訴男權制物化女性、貶低女性,另一邊她又對傳統父權制有着含情脈脈的留戀,不知不覺間也將女性牢牢固定在“賢妻良母”的模板中。

所以說,她作品中的女性意識是駁雜的,她作品中的女性也是矛盾的。

女性不必再“紅顏薄命”

在瓊瑤劇時代,從1980年代到2000年代,瓊瑤劇捧紅了許多女演員。像《婉君》的女主演是俞小凡、金素梅,《啞妻》的女主演是劉雪華,《三朵花》的女主演是劉雪華、俞小凡、金素梅,《雪珂》的女主演是劉雪華,在這一期間,俞小凡、劉雪華、金素梅是瓊瑤劇的御用女主角。

如果跳出作品,回望1990年那幾個“瓊女郎”的情路,出乎意料的是,她們與作品中的“瓊女郎”也形成某種呼應。

1991年,俞小凡主演了瓊瑤劇《望夫崖》,並結識了該劇另一個主演翁家明,兩人之後相戀,並於2001年結婚。2009年翁家明出軌空姐被拍,俞小凡以日子要過下去爲由,原諒了丈夫,維持了婚姻。

劉雪華是香港女演員,1980年代到臺灣發展。劉雪華因瓊瑤劇與劉德凱結緣並相戀,1995年兩人分手。1999年,劉雪華與著名編劇鄧育昆結婚,兩人是圈內有名的恩愛夫妻,但2011年鄧育昆意外身亡。

金素梅1984年出道,1998年檢出罹患肝癌,退出影藝圈。2001年,更名爲高金素梅轉戰政壇,連任多屆“立法委員”。感情經歷上,1990年金素梅與何家勁因電視劇相知相戀,之後分分合合成爲知己好友。轉戰政壇後,金素梅也曾傳出與臺灣政治人物李鴻源、大陸公知許知遠的戀情,均以分手告終。

公衆曾普遍以“紅顏薄命”來形容瓊瑤作品中的女性,以及“瓊女郎”。在大家看來,情路曲折就意味着“薄命”或不幸。但時過境遷,“紅顏薄命”的說法已不合時宜。婚姻不是圓滿的唯一結局,何況,“瓊女郎”並不全是瓊瑤作品中深受傳統文化影響、只能依附於男性存在的弱女子,俞小凡守護婚姻冷暖自知,但至少俞小凡、劉雪華、金素梅都有相當成功的事業,不遜色於她們的伴侶。

跟30年前的盛況相比,今日瓊瑤劇不再有轟動效應了。新時代的女性有着更獨立、更自由、更精彩的人生,已經不必在瓊瑤劇中,流下屬於自己的眼淚。瓊瑤劇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