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距《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開幕還有兩天。在民間環保組織“野性中國”位於大理古城的辦公室裏,習慣性穿着速乾衣的奚志農和同事,正在爲計劃於COP15開幕當天發佈的短片《巨樹》做最後的剪輯工作。
57歲的奚志農出生於大理巍山,從事野生動植物攝影工作已有38年。他曾以德欽、青海爲第二家鄉,拍攝了大量滇金絲猴、藏羚羊、雪豹等高原野生動物的影像,並在青海啓動“牧民攝影師成長計劃”,鼓勵當地牧民拿起相機拍下家鄉的野生動物和生態環境;他也曾爲黑頸鶴、綠孔雀、亞洲象等珍稀動物的保護四處奔走疾呼。
此次的《巨樹》拍攝計劃(以下簡稱“巨樹計劃”)源於十年前的一幅照片。2011年,一期《美國國家地理》封面上,一棵3200年樹齡、高達75米的北美巨杉照片刻在了奚志農的腦海中。爲中國巨樹留影的願望,也開始在他心中萌芽。但由於缺乏無人機等現代拍攝設備與技術,他只能將想法暫時“蟄伏”於心。
直到2018年2月,“巨樹計劃”在騰衝開啓——野性中國的攝影師拍到了高度30餘米的大樹杜鵑王,但並沒有實現攀爬;第二次拍攝巨樹,是在大理雲龍的漕澗林場,可惜那棵1200多歲高齡的古樹,已在早年的一場大火中被燒死,人們已無緣見到它鮮活的狀態;直到今年9月,奚志農與攀樹專家劉團璽、蔣文俊以及攝影師柯炫暉,從大理驅車近10個小時,並於次日徒步3小時深入高黎貢山保護區腹地,才實現了最初預想的方案——爲這棵巨大的禿杉拍攝一幅全景等身像,並從地面攀爬至樹頂,獲得大樹在不同高度上的細節與生境的影像資料。
在攀爬專家嚴格依據ISA國際樹木學會的安全規則、技術規程、樹體保護規程與要求,順利完成了禿杉王的攀樹技術勘探工作,探索出一條既易於攀緣也不會對樹造成影響的路線並固定好繩索後,攝影師徐徐向上攀去——這棵尚未測出具體樹齡的禿杉與人類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這棵在已知資料裏中國最高的巨樹,終於有了一組信息採集相對完備的“證件照”。
“每一棵巨樹都是一個不可替代的生態系統。感謝巨樹,允許我們以走近它、探索它、記錄它的方式向它致敬。”對奚志農來說,這並不是“巨樹計劃”的終點,前往藏東南等地尋訪更多巨樹的行程,已在計劃之中。
2002年,奚志農創立了野性中國。“我是在鄉野中長大的,新鮮的空氣、美妙的山水,植根於我的童年記憶。而今天,我看到很多在水泥森林裏長大的孩子,都患上了‘自然缺乏症’。甚至可以說,我們整個公衆羣體對自然的瞭解都非常有限。”奚志農不無遺憾地說。
“用影像保護自然”是野性中國的宗旨。除了通過記錄野生動植物的生動影像來喚起公衆對野生生物和自然環境的關注之外,奚志農和團隊也將所拍攝的資料分享給動植物專家,爲科研工作提供支持。而在世界級生物多樣性的範本區域蒼山之上,奚志農建立了中國海拔最高的自然中心。4年來,170多批逾800名志願者,在海拔3818米的蒼山自然中心參與科普講解和遊客服務工作,將蒼山地區生物多樣性的魅力,傳遞給無數普通遊客。
談起自己與野性中國的使命時,奚志農說,“我們會把關於巨樹、以及更多自然界美妙的故事,用普通人可以理解的視覺語言講述出來。環保理念的推廣,是建立在自然認知的基礎上,讓公衆從懂自然,到愛自然,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但我們會一直走下去。”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