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 美國使絆子,中國咋突圍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 指北

當地時間10月7日,拜登政府宣佈了限制向中國出售半導體技術的新措施。這些措施包括限制對華出口用於人工智能和超級計算機的某些類型的芯片,以及收緊向中國公司出口半導體設備的規定。

美國政府一名高級官員說,在新限制措施下,除非得到特別許可證,相關美企將不得向中國供應先進的計算機芯片、芯片製造設備和其他產品。另有美國官員表示,新措施將使中國芯片製造商無法獲得製造先進半導體的能力,這對阻止中國對美國構成更嚴重的經濟和軍事威脅大有用處。

路透社稱,這些措施可能是自1990年代美國向中國輸送技術以來的最大政策轉變。措施落地實施後,可能會迫使使用美國技術的美國和外國公司切斷對一些中國的領先工廠和芯片設計公司的支持,這對中國芯片製造業的發展將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彭博社稱,這些措施是拜登政府迄今爲止最激進的舉措,其影響的範圍可能會遠超出半導體領域,進入到依賴高端計算的行業,從電動汽車、航空航天到智能手機……

《紐約時報》寫道,這些旨在打擊中國獲得從超級計算機到制導武器等一切領域所需關鍵技術能力的措施,表明美國正試圖在高級計算和半導體技術上建立壟斷地位。

《華爾街日報》表示,新的限制措施所瞄準的範圍,已經不再侷限於華爲等特定的公司,而是擴大到了所有相關的中國公司。

對此,半導體產業分析機構SemiAnalysis的首席分析師迪倫·帕特爾(Dylan Patel)持有同樣的看法。帕特爾對彭博社表示,過去,當華爲等公司被列入所謂的實體名單時,美國商務部就會切斷這些公司獲取關鍵技術的途徑,這通常是在他們已經收集到了所謂華爲等公司“危害美國利益”的“證據”的前提下進行的,但是現在,他們可以在沒有任何所謂“證據”的情況下就禁止對任何中國公司出口有關技術。

帕特爾表示,這是美國對正在努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的中國發起的攻擊,兩國現在正式進入了一場“經濟戰”。中國半導體專業研究機構芯謀公司(ICwise)首席分析師顧文軍也在評論中寫道:“美國決心把芯片作爲遏制中國的工具。和解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csi0001smaller-scaled.jpg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美國的這些新措施,雖然是爲了遏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但其對美國企業本身的影響,以及對全球半導體行業發展的影響,也是不能忽略的。

《紐約時報》就說,除非其他國家也實施類似的限制,否則切斷中國的外國芯片進口渠道將加快中國自主研發芯片的步伐,並導致美國企業在與外國競爭對手的競爭中落敗。《華爾街日報》也表示,雖然這會束縛中國發展尖端半導體產業的雄心,但這也會傷害到向中國出口芯片或半導體設備的美國公司。

而帕特爾估計,這些限制措施可能會使全球技術和產業貿易減少數千億美元。

受此消息影響,歐洲和中國半導體股已經大幅下挫。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荷蘭阿斯麥控股公司(ASML Holding NV)的股票下跌超過3%。中國領先的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10日在香港的股價下跌了5.2%,爲8月15日以來的最大跌幅。

彭博社稱,在新措施下,阿斯麥等公司向中國銷售產品的能力將受到影響,該公司將不得不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取得具有挑戰性的平衡。阿斯麥發言人莫尼克•莫爾斯(Monique Mols)在美國宣佈新措施後表示:“我們正在評估新規定的潛在影響,前提是如果有的話。但目前還無法置評。”

對美國當前這一損人不利己的做法背後的邏輯,亞太日報特約評論員胡麒牧分析認爲,在歐洲深陷能源危機的情況下,歐洲製造業存在大規模流出的風險。對美國來說,歐洲的製造業最好流向美國,這樣就有利於解決美國經濟產業空心化問題。但是這個設想最大障礙是中國。鑑於中國市場的巨大規模,完備的工業體系,完善的基礎設施,佈局中國是最優選擇。但如果美國在半導體領域卡住中國,那麼歐洲一些高端製造資本可能就不得不去美國佈局。

面對美國使出的絆子,胡麒牧說,中國要想突圍,一是要儘快突破半導體領域的掐脖子技術,實現技術和裝備的自主;二是要加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力度,一方面推動產業完善國際化佈局,繞開封鎖圈,另一方面吸引國際高端研發資源在中國佈局,衝破封鎖圈。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