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艾仁
據美聯社報道,尼泊爾警方發言人巴桑塔22日表示,該國連續降雨引發的洪水和山體滑坡已造成超過100人死亡,至少40人受傷,另有41人失蹤。
尼泊爾總理德烏帕前一天已前往西部地區的災區視察,並承諾爲受災民衆提供一攬子救濟。據悉,尼泊爾政府向每一位洪水受害者的家庭提供1700美元救助。
除了尼泊爾,印度本週也遭受了降雨引發的致命洪水。北阿坎德邦受災尤其嚴重,當地官員稱,已有48人確認死亡。另外,南部的喀拉拉邦在過去的一週里約有42人死亡。
北阿坎德邦首席部長普什卡爾·辛格·達米宣佈,將向遇難者家屬賠償40萬盧比(約合5300美元),向房屋被毀者賠償19萬盧比(約合2533美元)。
國際紅新月會聯合會高級官員阿茲馬特·烏拉難過地表示:“尼泊爾和印度人民夾在新冠疫情和日益嚴重的氣候災害之間,數百萬人的生命和生計受到嚴重影響。”
BBC的報道指出,專家們認爲,喜馬拉雅山脈上游的水電項目,以及在陡坡上過度且經常失控的施工,都給該地區本就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另一方面,氣候危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氣溫升高意味着喜馬拉雅山降雪量減少,一遇上暴雨,大量的水被衝到下游,從而造成山洪頻發。
事實上,受氣候變化影響的不止尼泊爾和印度,極端天氣在世界各地都愈加頻繁,比如,極端天氣事件去年給美國帶來了創紀錄的1000億美元的損失,德國西部今年7月遭遇特大洪災,死亡人數高達180人,另有約150人失蹤。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今年8月發佈的第六次評估報告指出,人類活動引發的氣候變暖正導致一些地區暴雨、洪澇、乾旱、颱風、高溫熱浪、寒潮、沙塵暴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而且強度增大,過去“幾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似乎正變得越來越常見。
報告還指出,在數百年時間尺度上,溫室氣體排放引發的許多變化都是不可逆的,特別是給海洋、冰川和海平面造成的變化。不過,我們可以通過控制升溫的幅度來減緩不可逆的變化速度。
一次次的極端天氣無疑是在給人類敲警鐘,再不抓緊行動就真的來不及了。正因如此,即將於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6次聯合國氣候大會承載着太多期望。蘇格蘭零碳、能源和交通內閣大臣直言,本次大會是人類避免最嚴重氣候災難的最後的機會之一。
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希望各個國家從長遠考慮,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而不是爲了一己私利,企圖利用這一議題尋求經濟乃至政治利益。
(來源:亞太日報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