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期延長一天後,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當地時間13日晚在英國格拉斯哥閉幕。經過兩週的談判,各締約方最終完成了《巴黎協定》實施細則,包括市場機制、透明度和國家自主貢獻共同時間框架等議題的遺留問題談判。
作爲《巴黎協定》進入實施階段以來舉行的首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COP26的成果備受各方關注。
除達成了《巴黎協定》實施細則一攬子決議外,本次大會還在發展中國家普遍關心的適應、資金等議題上取得了積極進展。在資金方面,各方同意將長期資金議程延續至2027年,發達國家將繼續現有義務至2025年,並於2024年完成2025年後新資金量化目標的成果,同時就資金機制、資金預測雙年報和資金透明度等也做出了一系列具有積極的後續工作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資金的透明性和可預測性。在適應方面,此次大會就發展中國家最爲關心的全球適應目標問題做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決定建立並立刻啓動“格拉斯哥-沙姆沙伊赫全球適應目標兩年工作計劃”,以落實《巴黎協定》關於實現全球適應目標的要求並提高各方關於全球適應目標的理解。
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表示,當天通過的文本是妥協的結果,反映了當今世界的各種利益、條件、矛盾和政治意願的水平。古特雷斯同時對中美日前在格拉斯哥公佈的聯合宣言表示歡迎。他表示,當天通過的協議文本和中美聯合宣言都爲在21世紀20年代加速減排行動作出了承諾。
“不要用得到的收穫去評價每一天,要用播下的種子。”他引用蘇格蘭作家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話表示,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道路上還有很多種子有待播撒。
“我們不會一夕之間、或是通過一場會議就實現目標,但我知道我們終將抵達。”古特雷斯說。
COP26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大會閉幕後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次大會最重要的成果是達成了《巴黎協定》實施細則一攬子的決議,同時應該說在發展中國家長期關心的適應和資金方面也有一些進展,但是坦率講還遠遠不夠。他表示,廣大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早已承諾的1000億美元氣候資金遲遲未到位也表達了極大的失望;對發達國家履行承諾,支持發展中國家在適應、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等方面提供支持力度不夠、預期不明,也表達了不滿。
“應該說後邊的任務還很艱鉅,我們也期待着各方一定要落實自己的承諾,採取切實務實的行動,推動整個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不斷向前。”趙英民表示。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