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 疫情成雙刃劍,印度政府向不堪重負醫院伸援手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 暮又

在印度第一波疫情高峯期,位於比哈爾邦巴加爾布爾地區的尼赫魯醫學院醫院(JLNMCH)反應出大多數農村地區醫療設備的糟糕狀況。病房和重症監護室擠滿了病人和親屬,以至於醫生巡房需要武裝護衛隊陪同,以防發生暴力事件。醫生們說,當第二波疫情襲擊印度時,擁有約800張牀位的醫院勉強渡過難關。

a45f42082c152c121c3a431bae89f57a.jpg

據路透社報道,在經歷疫情後,當局正試圖解決印度在衛生領域長期投資不足的問題,JLNMCH的設備也在更新換代。目前該醫院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氧氣發生器,幾乎可以滿足所有需求,僱傭了幾十名新護士,ICU的容量幾乎增加了一倍,並將數百張病牀與管道氧氣連接起來。就連嚴重剝落的牆都要重新粉刷了。

JLNMCH的醫療主管達斯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COVID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儘管它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但它讓我們的醫院基礎設施都更新進步了。由於醫生和護理人員嚴重短缺,我們希望政府允許在主樓增加200張牀位,並增加人力資源。”

今年上半年,莫迪政府因創紀錄的感染死亡人數受到嚴重批評,政府與各邦的公司一起爲許多醫院提供了資金,還承諾在未來幾年內投資約90億美元建造許多新醫院,並對現有醫院進行升級。

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印度是公共衛生預算最低的國家之一,也就是說其公民的自付費用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因此,政府表示計劃將醫療支出增加一倍。

截至2018年,比哈爾邦只有不到80家大型街道和醫院。比哈爾邦承諾,到明年爲止將投入近5億美元,新建1600所政府醫院。印度非營利公共衛生基金會主席雷迪對此誇讚道:“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人手,單靠基礎設施是無法發揮作用的。”

8月份政府公佈了一項數據:比哈爾邦的地區醫院是醫護人員與病人比例最差的地區之一。相比之下,新德里的工作人員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多。莫迪政府表示正在努力糾平衡這一比例。

上月末,莫迪在人口最多的北方邦爲9所醫學院舉行落成典禮。他說“印度未來10-12年培養的醫生數量,將超過印度剛獨立後前70年所培養的人數。”

JLNMCH在過去兩個月裏沒有接收過感染者,這反映出比哈爾邦的新病例數量很低。有醫生表示:“自從第二波疫情以來,我們的基礎設施率先得到改善,工作人員也多了。我們有信心能很好地應對其他狀況,哪怕是第三波疫情。”

(來源:亞太日報 APD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