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的野心擺在了明面上

亞太日報

text

4月25日,一年一度的在華爲開發者大會2021(Cloud)在深圳舉行,相較於以往,此次餘承東將首次以華爲雲CEO的身份出席,這也成爲了大會的重要看點之一。

其實,近期華爲雲正在有意無意地吸引着業內人士的目光。

更換一把手,再到撤BG改BU,然後是徐直軍在分析師大會上的表態,接着是華爲雲IaaS市場份額超過騰訊,位居國內第二,甚至近期還出現了爲雲將獨立上市的傳聞。

一時間,華爲雲成爲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同時也明晃晃地將華爲的野心擺在了明面上。

徐直軍定調

近日,華爲另一個年度重磅會議—全球分析師大會也纔剛剛落下帷幕。

巧合的是,在這次大會之前,業內發生的兩件事情也正吸引着所有目光向華爲聚焦。其一,是小米宣佈造車,其二,華爲雲頻繁地調整。所以除了每年分析師大會常規的議程設置,華爲也迴應了最近頗受業界關注的兩大話題—華爲雲和造車。

關於華爲雲,華爲公司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

不難看出,徐直軍的這段話中爲華爲雲的發展劃定了基調:一是要聚焦軟件業務,加大投資,二是要更加獨立,提高營收。同時,這段話也間接承認了華爲在雲業務發展和探索上走過彎路。

值得一提的是,華爲數據通信產品線副總裁趙志鵬談到,公司要求企業業務要從100億元做到500億元,主要就是靠雲網來實現。除了發展上面的雲,底下的網絡也要發展雲網。

可見,華爲在營收方面還是對雲業務給予厚望的,這不僅包括單獨業務帶來的營收,還包括對其他業務的拉動力。

另外,華爲的雲業務發力之所以變得如此迫切,仍然是因爲受到了美國相關制裁的影響。

徐直軍談道:“2018年11月底,我們董事會通過了一個決定,希望投資20億美元來提升華爲公司的軟件工程能力。在五年的週期內,把華爲公司的軟件工程能力提升一個臺階。我們希望進一步利用軟件能力的提升,來減少對芯片的需求和依賴。”

餘承東拆解

現在來看,華爲明確華爲雲在整個集團或者行業中的位置,並不是一件難事。而真正的難度永遠在於如何落實和推進。所以,在本次開發者大會上,餘承東嘗試給出他的答案。

他在會上表示,華爲雲的戰略是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

當然,這些粗線條的框架並不足以顯示出華爲的決心。

因此,在此次大會上,餘承東還發布了6大創新產品及服務,包括華爲雲CCE Turbo容器集羣、CloudIDE智能編程助手、GaussDB(for openGauss)數據庫、可信智能計算服務TICS、華爲雲盤古系列大模型(包含全球最大規模的中文NLP大模型及CV大模型等)、多樣性計算基礎軟件。

此外,在主論壇的最後,華爲最新任命的華爲Cloud BU總裁張平安還宣佈,2021年華爲將向“沃土計劃2.0”投入2.2億美元,包括髮布“沃土雲創”計劃、以及鯤鵬衆智計劃和昇騰衆智計劃等。其中“沃土雲創”計劃將投入1億美元,重點賦能SaaS和ISV夥伴。

其實,不管是徐直軍的定調還是餘承東的拆解,我們可以看到,華爲與其他雲計算廠商的發展重心和路線並無二致,而當市場玩家同質化越來越嚴重,要想突圍就變得越來越難。

而關於有關“華爲雲獨立”的傳言,張平安也給出了迴應:“雲業務的投資和發展速度正在加速,如何能讓華爲雲得到更好的發展,內部還在探討,暫時沒有定論。”

不同於華爲以往堅決否認的鮮明態度,張平安的這個答案值得玩味。

還有一個很小的細節,可能是餘承東剛剛接管雲業務不久,他在發佈新品時的表現並沒有像之前手機發佈會上那樣遊刃有餘,而是稍顯緊張,包括在讓人期待的媒體羣訪環節,他也沒有出現。

華爲雲的兩難

不可否認,華爲如此高調和激進地發力雲業務,是在押注未來,是爲了更好的活下去。

畢竟從財報數據來看,形勢已經不容樂觀。

具體地,從整個公司的業務情況來看,運營商業務保持穩定,實現了銷售收入302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0.2%;企業業務受行業數字化轉型影響,實現銷售收入100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消費者業務方面,手機收入下滑,其他的PC、平板、智能穿戴、智慧屏等全場景智慧生活業務分擔了營收壓力,收入增長65%,消費者業務總體實現4289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3%。

可見,運營商業務由於已經過了網絡升級帶來的大規模採購的紅利期,增長基本停滯,消費者業務雖然暫且還能看到一絲增長希望,比如強勁的增長勢頭,比如“賣車”的新嘗試,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又將出現變數。

此前虎嗅作者Odin在《華爲絕不倒下?》一文中曾談到,“華爲手機業務面臨萎縮之時,1+8+N 的生態前途又如何?儘管華爲曾表示,鴻蒙 OS 將於今年覆蓋 2 億臺華爲產品,但沒有銷量屢創新高的新款高端手機支持,兩三年後,用戶難免會更換其它品牌的手機,這些依附在華爲手機上的各種生態,也將無以爲繼。”

所以,未來營收能依賴且僅可依賴的可能只剩下數字化轉型這一大業務了。

而餘承東在開發者大會上也提到:“到2025年,全球企業雲技術使用率將達100%;Gartner預測企業傳統數據中心將關閉90%。所以,雲一定是未來的趨勢。”

但另一個比較尷尬的事情是,不光華爲,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雲是未來的趨勢,甚至有一種說法是未來雲服務廠商會像今天的三大運營商一樣,爲企業提供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同樣,在雲計算這個賽道里,華爲的老客戶三大運營商也成爲了其競爭者。

首先,中國電信天翼雲在中國雲計算市場的地位已無需贅述,國內公有云市場份額常年位居前五,且是全球運營商最大規模的雲,聯通沃雲也一直在暗暗發力,以求在國內雲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其次,好巧不巧的是,中國移動也從去年開始發力雲計算,並在2020年全年收入破9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53.8%。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總經理萬國光還曾在2019年表示,“我們在未來三年左右時間,會通過上千億元的資本投入,打造一個在中國屬於第一陣營的雲業務。”

在這個本就是“剩者爲王”的賽道,華爲與客戶狹路相逢的情況似乎在所難免。即便現在可能還有競合關係的存在,但隨着業務邊界的不斷拓寬,誰也不能保證未來會發生什麼。

這也就有了華爲的新選擇題:一方面,不押注雲,華爲可能不會活得更好,畢竟雲是大勢所趨。另一方面,全面發力,又可能會傷及客戶。目前來看,華爲更傾向於前者,因爲好在與運營商的競爭還遠沒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需要指出的是,在經歷人事調整,業務重新排位後,華爲雲必將經歷一場或長或短的陣痛期,而這段時期過後,我們纔會看到一個真正的帶着華爲野心的華爲雲浮出水面。

(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