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牧之
近日,印度突然宣佈向藏南地區中國邊境增兵,將有大約八千人的一個山地步兵師增援補充給目前盤踞在此的第17山地軍。印方表示這是他們手中的精銳山地作戰力量,也是加勒萬河谷挑釁事件中主動出擊被我軍擊退的那支部隊。
結合不久前印方聲稱的在邊境地區新部署無人機和武裝直升機,這也表明印度無視當前兩國邊境相對穩定的局面,妄圖展開新一輪的挑釁活動。
針對印度近段時間連續不斷的小動作,解放軍西部戰區發言人表態稱,中方維護國家主權的決心意志堅定不移,希望印方不要誤判形勢,珍惜當前中印邊境地區來之不易的局面。
印度自從莫臥兒王朝覆滅,淪爲英國殖民地後,長期在謀求真正成爲獨立且有影響力的地區大國的地位,一戰時妄圖靠爲英國輸血獲得獨立,但是被精明的英國人拒絕了。而二戰期間,印度幾方勢力分別在英國,德國,日本三家下注,希望在戰後得到真正的大國待遇,但是歷史的走向告訴我們,印度人仍未能得償所願。
儘管聖雄甘地讓印度最終脫離了大英帝國,但是英國人在克什米爾地區留下的“小釦子”卻讓印度與周邊國家很難和睦相處,由和平走向強盛這條路對印度來說仍然遙遙無期。
所以印度選擇了走上了用武力換取利益的道路,接連對巴基斯坦,尼泊爾和中國等周邊國家進行武裝挑釁,妄圖在槍桿子裏打出個絕對的話語權。但是1962年發生的戰爭卻讓印度在全球媒體面前丟掉了顏面,西方媒體接連用絕望來形容準備在首都附近重新集結的印度部隊。
在我國的近代史中,同樣對那段遭到西方列強踐踏的歷史有着詳盡的描述,也讓我們多少對印度謀求大國之路的渴求感同身受。但是,大國之路豈是這樣打出來的麼?
就說在二戰東南亞戰場,我國前後投入四十餘萬遠征軍士兵深入緬甸印度叢林與當時尚還精銳的日軍作戰,同古城下,國民政府精銳的德械第200師重創兩倍於己的日軍輕裝甲部隊。而這時印度人在幹什麼的?沒錯,正是因爲英印部隊見到日軍主力就望風而逃,纔將200師陷入了同古城日軍的合圍之中。這樣的部隊士氣,又怎麼能在戰鬥中爲本國揚威呢?
再說回來,印度武器的“萬國牌”諢號到現在都沒有被摘掉,而放眼全球,但凡有些地區主導影響力的國家,又有哪家不是國產武器爲主的呢?
當然,上述種種,並不是說明我們可以輕視印度,他們在高原邊境的重兵集結仍然會對我國邊疆安全構成威脅。戰略上藐視對手,戰術上重視對手依然是我國克敵制勝的信條。
《孫子兵法》有云: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在國家層面依然如此,堂堂正正的大國之道,與鄰爲善,共謀發展,纔是全球化時代的生存準則。以奇制勝的戰鬥,只有在真正受到威脅的時候一擊必勝方爲上策,印度人,要學習的東西還多着呢。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