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風險升級,口罩等防疫物資也出現告急。
洛杉磯一家防災用品公司Preppi聯合創始人表示,自美國CDC(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2月25日宣佈“新冠病毒在美國的蔓延似乎不可避免”以來,他們的在線業務猛增了1000%以上。而在日本和韓國,也同樣面臨着一罩難求的情況。
面對新一輪的口罩荒,各國政府也開始行動起來。
2月21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宣佈,從3月起,日本口罩月產量將從2億隻調高到6億隻。他還表示,日本已經逐漸恢復從中國等國家和地區進口口罩,到4月將達到每週幾千萬只口罩的進口量。
美國副總統彭斯在2月29日下午舉行的緊急新聞發佈會上說,美國政府正在與3M公司溝通簽訂合同,確保後者每月增產3500萬隻口罩。同時,美國也在與其他口罩生產商協商,讓他們協助增加口罩產量。
2月29日,美國紐約一家藥店門上貼出“口罩售罄”的告示
而作爲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國,中國的年產量佔全球約50%。目前,中國在全方位調集力量加快口罩等防疫物資生產。國家發展改革委3月2日宣佈,我國口罩日產能與日產量連續快速增長,已雙雙突破1億隻。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1.1億隻,日產量達到1.16億隻,分別是2月1日的5.2倍、12倍。
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學研究所副所長吳雪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也要注意在全球防疫物資供應鏈上扮演的角色,“下一個階段,在保證本國防疫的基本需求下,還要考慮中國在全球產業鏈的地位,以及中國對周邊國家或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責任和義務。”
全球一罩難求
當地時間3月1日,世衛組織最新一期新冠肺炎情況每日報告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月1日上午10時,中國境外共58個國家確診新冠肺炎7169例,死亡共計104例。與前一日報告相比,中國境外新增新冠肺炎1160例,新增5個國家(阿塞拜疆、厄瓜多爾、愛爾蘭、摩納哥、卡塔爾)出現新冠肺炎病例。
由於海外疫情滯後於中國,目前全球各地口罩也面臨脫銷狀況。
早在1月末2月初,歐洲部分城市就已出現口罩斷貨情況。在瑞士盧塞恩和奧地利維也納,記者走訪了近十家藥店,不管是醫用外科口罩還是N95口罩都統統售罄;偶爾有一家店鋪上貨,儘管價格不菲仍有人大排長龍。
而1個月後,全球又面臨新一輪“口罩荒”。
英國倫敦市民王先生2日告訴記者,現在他們已經買不到口罩了,連洗手液都缺貨。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長亞歷克斯·阿扎爾(Alex Azar)日前在參議院的一個小組會議上說,美國庫存的N95口罩數量爲1200萬隻,但醫護人員可能需要3億隻——也就是還有2億多隻的大缺口。
針對目前美國口罩短缺及搶購潮,不乏官員和醫生呼籲普通民衆停止搶購。儘管如此,這種情況仍沒有改觀。
美國電商網站上的口罩價格紛紛上漲,還很難買到。
以美國藥妝店SOS Survival Products爲例,他們通常可以提供八種類型的過濾口罩。不過現在貨架上已經空空如也,因爲從1月份起各類型口罩就被搶購一空,而且該公司將不會在短期內獲得新的口罩供應。“我們找不到更多的供貨。而且供應商也告訴我們,他們要等到9月份纔有貨。” 該公司創始人傑夫·艾德斯坦(Jeff Edelstein)的妻子史黛西(Stacy Edelstein)說。
洛杉磯霍桑市(Hawthorne)專營救災產品的商店More Prepared也面臨相似的問題,店主阿拉諾(Mina Arnao)表示,由於供應不足,她無法像往常一樣快速完成網上訂單:通常只需一兩天的訂單已被延遲到一個星期。最受歡迎的物品包括口罩、食品和洗手液。另一個問題是,與她合作的製造商也沒有足夠的供應,有些正在提高價格。
據媒體報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動用《國防生產法案》賦予的特別權力,迅速擴大防護口罩和防護服的國內生產規模,以應對疫情。
更早感到疫情壓力的日韓政府,同樣也採取加大產能和限制出口等措施。
日本原來就是口罩消耗大國。據《日本經濟新聞》2月27日援引日本經濟產業省提供的數據,2000年前後,日本“花粉症”患者突然增多,對口罩需求量急速增長。到2018年,日本年消耗口罩量達55.38億隻。而日本市面上的口罩有70%是中國生產的,有20%在日本生產,還有10%來自泰國、緬甸等。
2月25日,在日本東京,人們戴口罩出行。
面對“口罩荒”,日本經產省和厚生勞動省對120家口罩企業提出增產要求,對需要爲此投資設備的企業給予補助。據《朝日新聞》報道,日本市場近期每個星期需要1億隻口罩。如果120家口罩企業能夠按照要求增產,“口罩荒”問題將能得到解決。
韓國於2月26日也宣佈對出口口罩進行監管,要求將口罩出口量控制在生產總數的10%以內。
中國供應是關鍵
由於我國口罩年產量佔全球約50%,也是世界多國口罩來源地。
總部位於得克薩斯州的口罩製造商Prestige Ameritech的執行副總裁鮑恩(Mike Bowen)說,儘管美國製造的口罩往往比其他地方更貴,但他現在依然接到世界各地的求購電話。
鮑恩同時還是安全口罩供應協會的發言人,該組織致力於在危機中確保足夠的口罩供應。他對媒體表示,多年來,他一直在提高人們對中國在供應鏈中全球主導地位的認識。
他說,美國約有一半的口罩供應來自中國,墨西哥是另一大供應商,但由於中國仍在應對國內疫情,最近幾周看到的中國供應產品較少。
不只美國、日本,甚至英國和澳大利亞的牙醫也對媒體說,由於其最初的大量供應來自中國,他們現在正面臨着嚴重的短缺。
記者採訪多家長三角口罩企業後發現,疫情之前的口罩銷售,以出口佔主導,但目前公司生產的全部口罩都要優先供給國內疫情防控,“取消了一切出口供應”。
2月25日,在日本東京的一輛出租車內,乘客(左)和司機都戴着口罩。
不過,吳雪明認爲,此前依賴從中國進口口罩的美、日等國,在中國目前優先保證國內供給減少出口的情況下,它們自身恢復並提高產能的問題不大。
“美國、日本其實在製造(口罩)這塊的產能潛力很大,一旦調動起來,也能快速轉到口罩生產線。但是韓國相對就沒有美、日的產能潛力。另外歐洲的意大利以及伊朗等中東地區,口罩產能問題更嚴重。”吳雪明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說。
平衡全球口罩產業鏈
雖然我國口罩日產能與產量連續快速增長,但由於復工復產消耗加大、全球疫情發酵以及原材料吃緊,作爲生產和出口大國如何進一步平衡供需?
從企業數量來看,醫用口罩相比其他類型口罩具有較高的技術要求,需要獲得國家藥監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纔可以生產。
華東區域某口罩廠商張晨(化名)最近一直沒有停歇,他的工廠目前已基本恢復了日產20萬個口罩的產能。
早在2月上旬上海就表示共有口罩及輔料等生產企業17家,已經全部復工,2月4日每日產量已超過260萬隻。除卻一線醫護及防疫工作人員的需要,現在每天有180萬~200萬隻供應零售市場。
不過隨着復工復產推進,口罩的消耗量比前陣子更大了。口罩原材料,也成爲最近口罩商重點關注的問題。
以生產口罩的“卡脖子”材料熔噴布爲例,是口罩中間的過濾層,需熔噴布專用料支持。協調熔噴無紡布等原材料企業加快生產,是近期防疫物資生產推進工作的重點之一。
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統計,中國非織造布(無紡布)行業的生產工藝以紡粘爲主。2018年,紡粘非織造布的產量爲297.12萬噸,在非織造布總產量中佔比達50%,主要應用於衛生材料等領域;熔噴工藝佔比僅爲0.9%,也就是5.35萬噸/年。
張晨對記者表示,突然增加的跨界企業也對原材料分配帶來壓力。“現在問題不只是原材料漲價的問題,(原材料)總盤子就這麼大,這些新增的口罩生產企業也讓原本就緊張的原料變得更吃緊。”
針對以上問題,近日一些上游的石化企業也開始新建生產線,以緩解原材料壓力。
2月24日,中國石化決定,建設10條熔噴布生產線。分別在北京燕山石化和江蘇儀徵化纖兩家企業抓緊建設熔噴無紡布(即熔噴布)、紡粘布生產線。
根據介紹,北京燕山石化將建設2條熔噴布生產線和3條紡粘布生產線,每天可生產4噸N95熔噴布或6噸醫用平面口罩熔噴布,這些原料可以生產120萬片(4噸×30萬片/噸)N95口罩,或者600萬片(6噸×100萬片/噸)醫用平面口罩,力爭在3月8日實現熔噴布部分投產。
儀徵化纖的8條生產線將於4月中旬陸續建成投產,每天可以生產8噸N95熔噴布,或生產醫用平面口罩原料12噸,這些原料可以生產240萬片N95口罩,或生產醫用平面口罩1200萬片。
中國石化所屬上海石化近日研發轉產的熔噴無紡布專用料試產成功,每天也可生產6噸,將助力新增一次性醫用口罩近600萬片/天。
吳雪明認爲,不只國內,還應注意海外的原材料緊張問題,因爲“全球除中國外的50%口罩生產商原料很大一部分是從中國進口的”。
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韓國疫情還沒暴發的時候,韓國的一些生產商已經在大力恢復口罩生產,但存在自身庫存原料用完的情況。彼時,中國的很多原料企業還未復工復產。所以這家企業當時非常希望能從中國進口原料來生產一部分口罩專供中國,同時也可以維持他們的日常生產。“而現在,全球已經進入新一輪供需缺口。”
在中國疫情暴發前期,海外多個國家和地方政府曾對我國進行防護物資捐贈。在全球疫情持續發酵的情況下,中國也應考慮在全球產業鏈的地位,對一些國家進行力所能及的援助;同時,在滿足國內需求的情況下致力於維持正常的貿易出口,包括口罩原材料、成品等。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