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宇(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
當前中美關係的發展勢頭有些不對勁,談3點粗淺看法,供大家批評:
一、我們不宜過度渲染阿拉斯加會晤中不愉快的開場白,這樣做不利於中美關係的發展。
近日有關中美關係的文章很多,大多是在回顧、回味,或品味、欣賞19號會晤中方開場白的揚眉吐氣。但解氣過後,很多關心中美關係的人都有些失落,中美雙方目前這樣相互較勁的狀況是我們希望看到嗎?3月11日外交部宣佈這個會晤消息時,筆者曾第一時間發表了一篇小文,提了3個看點,現在回看依然如故,依然是那個判斷。筆者依然認爲這次會晤是成功的、必要的,美方是有誠意的,中方更是有誠意的。也正如楊潔篪在會晤結束後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表示的,雙方“就各自內外政策和雙邊關係進行了坦誠、建設性交流,這次對話是有益的,有利於增進相互瞭解。” 所以,我們不宜過度渲染阿拉斯加會晤中不愉快的開場白,這樣做不利於中美關係的發展。當然,之所以會有那樣意外的開場白,主要原因是美方在會前搞的“小動作”破壞了會晤的氣氛。但這也說明中美關係的複雜性,說明我們還不熟悉布林肯的外交“套路”。技術官僚出身的布林肯,擅長於戰術策劃與周密部署,耍小聰明,搞“技巧外交”是其特點。但他堅持多邊、合作的理念依然是中美關係走出低谷的共同點。
二、美方有改善中美關係的客觀需求與主觀願望。
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疊加“百年不遇”的美國總統,已然重創美國。美國皮尤公司最近發佈了一些最新的民調數據,其中有3個數據可能影響未來中美關係。這3個數據是:1、美國民衆對美國聯邦政府的不信任度達到1958年以來的歷史新低。2、美國盟國的民衆對美國政府抗疫的評價極低,其平均值不到中國的一半。3、美國最主要的盟國(五眼聯盟中的3個、加上法國、德國、日本)民衆對美國的好感度創造20年來的歷史新低。由此可見,抗擊新冠疫情、彌合社會分裂、修復國際名聲、恢復國內經濟——將成爲拜登政府未來執政的4大優先目標。顯而易見,這些目標都離不開中國的支持與配合。
另外,從大國博弈的視角來看,俄羅斯將成爲未來美國及歐盟要防範與打擊的第一目標。這可從拜登近期“慕安會”講話看出來。拜登在講話中多次直接提到俄羅斯的威脅,而且還很罕見地直接點名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京。拜登認爲俄羅斯對美國與盟友的威脅是直接的、致命的。這可從他“火藥味十足”的用詞窺見一斑,他用了“攻擊”(Attack)、“破壞”(undermine)、“欺凌”(bully)、“恐嚇”(threaten)、“武器化”(weapenize)、“墮落”(corrupt)等重詞來描述俄羅斯的威脅。而在拜登看來,中國對美國帶來的威脅與俄羅斯是明顯不同的。他認爲“中國是美國的長期戰略競爭對手”(long-term strategic competition with China)。而且有意思的是,從其講話基調中透出的是一種對華經濟競爭失利的不滿與怨懣,並無高調中國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他把中國的挑戰主要界定的經濟層面(economic abuses and coercion)。而國力受損的美國顯然不可能同時兩線作戰。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對華和解與改善可能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三、努力用好中美關係改善的窗口期。
拜登上臺給急劇下降的中美關係帶來了希望,拜登第一年執政是中美關係改善的窗口期。應該說中美兩國都有改善關係的迫切願望,在這次阿拉斯加會晤之前,中美之間有意義的隔空互動已不下10次。尤其是2月11日習近平主席與拜登總統通電話,更爲兩國關係的改善帶來了重大契機。習近平強調,中美在一些問題上會有不同看法,關鍵是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以建設性方式妥善管控和處理分歧。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選擇。中美合作可以辦成許多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對抗對兩國和世界肯定是一場災難。拜登也表示,中國是具有悠久歷史和偉大文明的國家,中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美中兩國應該避免衝突,可以在氣候變化等廣泛領域開展合作。美方願同中方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開展坦誠和建設性對話,增進相互理解,避免誤解誤判。可以說這次阿拉斯加會晤就是美方貫徹“習拜電話溝通”的精神而精心設計但“用心良苦”的行動。這次會晤可視爲中美關係改善的窗口打開了,但開得並不好。由於受到特朗普、蓬佩奧後期極端負面對華政策的消極影響,加上美國國內極端對立的政黨政治的氛圍,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短期內還將受到負面因素的延續影響。對此,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與信心。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