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綜合 重北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在9月4日發佈的報告中預測,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投資增加,正在推高人民幣使用量。因此,到2030年,人民幣有可能會成爲僅次於美元和歐元的世界第三大儲備貨幣。
報告指出,目前人民幣約佔全球外匯儲備資產的2%。但分析師們說,到2030年,這一比例可能會升至5%至10%,超過日元和英鎊的水平。
摩根士丹利國際策略師詹姆斯·洛德在報告中說:“做出人民幣將在全球外匯儲備資產中佔5%到10%預測並非不切實際,因爲中國的金融市場越發開放,我們在股票和固定收益領域看到跨境資本市場融合度日益提高,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跨境交易的比例也在不斷上升。所以這一切都表明,全球央行將需要持有更多人民幣作爲其外匯儲備的一部分。”
詹姆斯·洛德還表示,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年度人民幣國際化報告,截至2019年底,全球大約有70家央行在其外匯儲備中持有人民幣,高於2018年底的60家。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還預測,未來十年,中國的投資組合流入將超過外國直接投資,累計流入額將達到3萬億美元。“我們預計,2020年,私人管理者和儲備管理者爲中國帶來的投資組合流入總額將連續第三年超過1500億美元,這凸顯了正在發生的轉變。2021年到2030年,每年的流入額應該會達到2000億到3000億美元,”報告說。而有了這些投資,以人民幣形式持有的全球資產將會增多。
報告還認爲,未來中國經濟增長驅動因素的變化將要求中國成爲一個資本進口國。報告預計,中國的經常賬戶,包括貿易和對外國投資者的支付,可能從2025年開始出現負增長,到2030年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負1.2%。報告稱,“這意味着,在2025年至2030年期間,每年至少需要1800億美元的淨外資流入,以填補經常賬戶赤字。”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