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重北
據美國《國會山報》報道,當地時間8日晚,美國參議院投票結束了對兩黨議員合作推出的價碼高達1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方案的辯論。
該法案是美國幾十年來對道路、橋樑、機場和水路的最大投資,並獲得了67票贊成票和27票反對票。參議院50名共和黨議員中,有18人投票贊成該計劃。
這項龐大的基礎設施法案,除包括用於減緩氣候變化影響的支出外,將爲美國日益老化的基礎設施更新和興建支付5550億美元。其中,1100億美元將用於公路和橋樑,660億美元將用於鐵路,75億美元將用於電動汽車終點站,170億美元將用於港口,250億美元將用於機場,550億美元將用於清潔飲用水,650億美元將用於高速互聯網等。
衆所周知,美國的基礎設施常常被人吐槽:大面積停電、水壩失修潰決、道路損毀、交通堵塞、高鐵建設延宕……這些狀況與其大國地位相當不匹配。
據統計,美國近四分之一的橋樑存在問題,其中10%屬於結構缺陷,14%屬於功能過時;超過一半的致命交通事故與道路設施條件差有關;客運列車的平均速度僅爲歐洲的一半。
此外,美國還存在明顯的“寬帶鴻溝”,農村和低收入社區缺乏高質量的網絡基礎設施。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此前發佈的報告顯示,約1800萬美國人無法使用任何寬帶網絡,其中大部分人生活在農村地區。
對於這些現狀,美國一些官員非常着急,尤其對比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狀況,他們更是坐不住,甚至直稱美國的基礎建設至少落後中國十年。美國總統拜登今年2月也警告參議員們說,中國的基礎設施投資遠超美國,沒有美國的類似投資,中國會“吃掉我們的午餐”。
既然已經認識到了不足,但美國的基礎設施爲何遲遲得不到改善呢?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缺錢。其實,就大規模重建美國基礎設施的必要性,美國兩黨並無異議,但他們最大的爭議點就在於:錢從何來?
與很多其他國家不同,美國高度依賴地方和州財政支出來滿足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僅有25%的公共基礎設施投資來自聯邦政府,在當前美國聯邦預算赤字越來越高、對外債臺高築的情況下,依靠聯邦政府更是顯得不太現實。與此同時,地方財政又難以支撐基礎設施投資。這也就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萬億基建計劃最後沒能落地的重要原因。
這次,拜登也是雄心勃勃,想要在美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上有所作爲,這次參議院通過1萬億基建投資法案,對拜登來說是一個好消息。該法案在參議院通過之後,將被送至由民主黨控制的衆議院。而在衆議院,該法案的通過並非確定無疑,因爲民主黨內的中間派和自由派在議案的內容上仍有分歧。
所以,最後該法案能否通過並落地,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事情。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