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與以色列之間的衝突5月11日進一步升級。當天,位於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武裝人員向以色列南部發射火箭彈,而以色列也向加沙地帶的目標發動了空襲。衝突造成至少28名巴勒斯坦人和3名以色列人死亡,由於衝突有進一步升級的趨勢,以色列本·古裏安機場已經關閉。這是自2014年加沙戰爭以來,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最爲激烈的戰鬥,引起了國際社會對巴以局勢可能失控的擔憂。巴以這個中東乃至全世界最危險的“火藥桶”,面臨着再度爆炸的危險。
引發此次衝突的原因,一方面是今年伊斯蘭教齋月期間,以色列打破尊重宗教信仰的基本承諾,禁止巴勒斯坦人前往被穆斯林稱爲“尊貴禁地”的阿克薩清真寺禱告引發不滿,同時,以色列右翼團體計劃在所謂“耶路撒冷日”高調慶祝,給雙方的緊張關係火上澆油;另一方面,是以色列政府要求合法居住在東耶路撒冷謝赫傑拉地區的巴勒斯坦人搬離、爲猶太定居者騰地,則從政治和法律層面引發了巴勒斯坦人的不滿。多重因素疊加之下,巴以矛盾不斷升級,並最終激化成武裝衝突。
而本輪巴以衝突的導火索依然是雙方一直以來懸而未決的核心問題之一,即耶路撒冷歸屬問題。而以色列在耶路撒冷日益激進的行動,則與美國過去幾年的強力支持脫不了干係。1967年以色列佔領東耶路撒冷之後,單方面宣佈整個耶路撒冷爲“以色列首都”,巴勒斯坦則要求建立一個以東耶路撒冷爲首都的巴勒斯坦國。2017年以前,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都拒絕承認以色列對整個耶路撒冷擁有主權。然而2017年12月,美國總統特朗普高調宣佈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爲以色列首都,並決定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特朗普政府的決定打破了過去幾十年來美國在巴以問題上的“表面中立”,其隨後提出的自詡爲“世紀協議”的“中東和平計劃”,其實質仍是一份極度偏袒以色列的單方面協議。特朗普政府2020年1月宣佈相關計劃後,2月20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就宣佈將擴建位於東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定居點。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認爲,特朗普政府對以色列“最高要求”的無條件支持,爲徹底埋葬支持巴勒斯坦獨立建國的“兩國方案”“釘上了最後一顆釘子。”
可以說,巴以此次衝突,既是過去100多年來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爲爭奪耶路撒冷的控制權而產生的漫長衝突的持續,也是最近幾年巴以問題在中東遭到邊緣化後一系列危機發酵的結果。而這其中,美國看似中立但實則偏袒以色列的種種做法,更令巴以問題隨着時間流逝變得日益複雜和混亂。
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最堅實的盟友,支持以色列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之一。本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美國拜登政府遲遲不肯就相關問題表態。直到5月10日,美國國務院才發表聲明要求各方爲局勢降溫,但強調以色列有權捍衛自己免受火箭彈襲擊,哈馬斯必須立即停止對以色列的攻擊。然而這份聲明卻再度凸顯了美國對以色列的偏袒:此前以色列警方衝進阿克薩清真寺、並向聚集在那裏抗議和祈禱的數百人發射催淚瓦斯後,美國官員呼籲“雙方避免採取單邊行動”。美國阿拉伯裔美國人反歧視委員會成員Jinan Deena稱,“美國一直系統性地支持對巴勒斯坦土地的佔領,無論是通過用美國納稅人的錢資助以色列軍隊,還是像這樣把責任歸咎於雙方。”《華盛頓郵報》則不無諷刺地把“美國本身就是巴以問題的一部分”寫進了評論的標題裏。
過去多年,受地緣政治和大國博弈的影響,巴以問題在中東日漸邊緣化,但其與中東的地緣政治穩定、安全局勢、和平發展等依然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實際上,一些分析認爲,巴以本輪衝突的爆發,與當前中東地區地緣政治形勢出現巨大變化有着密切關係。美國拜登政府大幅逆轉特朗普政府的中東政策、試圖挽救瀕臨破產的伊朗核協議,沙特阿拉伯開始重新與卡塔爾、敘利亞、埃及等國接觸、修復雙邊關係,以及沙特與伊朗在伊拉克就兩國關係重啓展開會談,加上以色列自身的政治動盪,都令以色列面臨巨大的安全和政治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巴以衝突被重新引爆,很難說不是以色列爲了擺脫當前重壓所行的一步“險棋”。
然而,在衝突中死亡和受傷的兩國平民何其無辜。過去70多年的歷史已經反覆證明,美國一味拉偏架只會導致危機加劇,以色列的軍事佔領和雙方的武裝衝突只能是令巴以問題加劇的“毒藥”,放任當前局勢只會導致各方皆輸。只有回到政治和外交軌道上來,通過政治談判解決問題,才能推動巴以和平進程走出僵局。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