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實現洋垃圾“零進口” ,中國這扇大門要徹底關了

亞太日報

text

中國的改革開放,有些大門要越開越大,有些大門則要逐漸關閉。境外固體廢物(俗稱“洋垃圾”)進口,就是一扇要徹底關閉的大門。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6月2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稱,生態環境部將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確保到2020年年底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今年是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收官之年。4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禁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國家逐步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商務、發展改革、海關等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還規定,將境外固體廢物輸入境內的,由海關責令退運該固體廢物,處5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罰款。承運人與進口者承擔連帶責任。

微信圖片_20200603103155.jpg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利用、處置等情況 資料來源:2019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

2017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一直以來,發展中國家以犧牲環境爲代價,爲發達國家處理垃圾。這種狀態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在解讀這份實施方案時說。

20世紀80年代以來,爲緩解原料不足,我國開始從境外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並逐步建立了較爲完善的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體系。

一種典型的“洋垃圾”就是廢舊紙張。廢紙是我國造紙行業的重要原料之一。中國造紙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紙及紙板生產企業約2700家,紙及紙板生產量10765萬噸,較上年增長3.16%。我國有近70%的紙張來源於廢紙,而歷年進口廢紙量則佔據我國廢紙原料總量的1/3。

2018年、2019年,中國廢紙進口量分別爲1615萬噸和1036萬噸,這已經是分別同比下降了34%和36%的進口量。劉友賓告訴記者,今年截至4月30日,全國固體廢物進口總量爲249萬噸,同比減少47.3%。

我國紙及紙板生產主要集中在廣東、山東、浙江以及江蘇等東部沿海省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進口廢舊紙張方便。廢舊紙張的中國企業用戶主要有玖龍紙業(02689.HK)、理文造紙(02314.HK)、晨鳴紙業(01812.HK)和山鷹紙業(600567.SH)等。

微信圖片_20200603103150.bmp

武漢新港海關關員在陽邏口岸查獲“洋垃圾”。資料來源:海關總署

中國造紙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玖龍紙業造紙產品產量位居全國首位,全年產量爲1502萬噸,佔全國總產量的13.95%。理文造紙和晨鳴紙業緊隨其後,產量分別爲593萬噸和515萬噸,佔全國總產量的比重分別爲5.51%和4.78%。

第一財經記者從海關總署瞭解到,目前,走私洋垃圾情況依然存在,僅今年5月各地海關就查獲多起洋垃圾走私案。

5月19日,武漢海關所屬武漢新港海關在陽邏口岸貨運渠道查獲禁止進口固體廢物1.7噸,這是2020年武漢海關查獲的首批“洋垃圾”;5月13日,大連海關所屬大窯灣海關查獲禁止進口固體廢物306噸;5月11日,寧波海關所屬北侖海關在進境空箱體內發現大量廢舊輪胎,重約3.16噸。廢舊輪胎屬於國家明令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

劉友賓對記者表示,生態環境部已會同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部際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制定了2020年工作計劃,將大幅削減固體廢物進口量,保持打擊洋垃圾走私高壓態勢。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