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24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聯合國正式成立。它的誕生,是國際社會面對戰後滿目瘡痍的世界,站在全人類發展的十字路口,對自身前途命運認真思忖後做出的重要抉擇。
“我聯合國人民同茲決心,欲免後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彼此以善鄰之道,和睦相處,集中力量,以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聯合國憲章》序言中的這些話語,體現了世界各國團結合作、共同應對人類社會困難與挑戰的美好希冀和堅定信念。75年後,當世界面臨新的嚴峻挑戰,國際社會需要重拾聯合國成立時團結合作的初心。
堅持多邊主義,用團結合作對衝單邊主義逆流。正如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成立75週年紀念峯會上所說:“聯合國的75年,是多邊主義快速發展的75年。”聯合國本身就帶有多邊主義的基因和深深烙印。75年來,在聯合國的框架下,國際社會堅持以對話協商的方式,制定各成員國普遍接受的行爲準則,爲解決包括減貧、環保、醫療衛生等一系列事關全人類福祉的重大問題提供了根本遵循。
然而,自特朗普政府打着“美國優先”的旗號上臺以來,美國對國際規則和國際組織“合則用,不合則棄”,屢屢毀約退羣,動輒對別國揮舞制裁大棒。這種用強權踐踏人類文明和秩序的行爲,是將世界拉回到聯合國成立之前的年代,將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強加在文明世界之上。這種開歷史倒車的做法顯然嚴重悖逆了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的意願。聯合國作爲世界上最大的多邊組織,應該充分發揮其凝心聚力的作用,喚醒團結合作的初心,對衝特朗普政府的單邊主義逆流。
爲此,習近平主席在發言中強調:“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由各國共同維護普遍安全,共同分享發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運。要切實提高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使聯合國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利益和意願”“以對話代替衝突,以協商代替脅迫,以共贏代替零和,把本國利益同各國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努力擴大各國共同利益匯合點,建設和諧合作的國際大家庭”。
堅持多邊主義,用團結合作引領可持續發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百年來全球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讓世界各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陷入巨大困境。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世界貧困地區,在疫情擴散和經濟下滑的雙重打擊下舉步維艱。在聯合國成立之後的75年中,佔全球總人口70%以上的發展中國家,正成爲國際舞臺上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沒有發展中國家的積極參與,世界上任何重大問題都無法得到根本解決;如果發展中國家陷入貧困與動亂的泥沼,人類社會將永無寧日。
2015年,聯合國大會第七十屆會議通過《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序言部分着重強調,消除一切形式和表現的貧困,包括消除極端貧困,是世界最大的挑戰,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要求。當前的特殊形勢,更加深了人們對這一論斷的認知。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已成爲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危機,成爲全球減貧事業最現實、最緊迫的挑戰。爲此,國際社會應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多邊主義,加大國際合作力度。
同時,聯合國需要充分發揮統領作用,敦促發達國家切實兌現官方發展援助承諾,爲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能力建設等支持,實現各國共同消除貧困和飢餓、守護人類生命健康的遠大目標。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指出:“要以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爲契機,把應對公共衛生等非傳統安全挑戰作爲聯合國工作優先方向,把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框架突出位置,更加重視促進和保護生存權和發展權。”
世界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時下的困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國際社會只有繼續團結在聯合國的旗幟之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給迷茫與困頓中的世界帶來光明與希望。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