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暮又
亨利•基辛格在1969年至1977年這幾年時間裏使外交藝術變得更加優雅,今年5月他將迎來100歲生日。
據CBS新聞報道,考慮到基辛格的年齡,以及他對全球事務的長期影響,人們寫了幾篇“預期的訃告”。一些人稱讚基辛格在擔任美國國務卿期間在塑造東西方關係方面所起的作用。而批評者則指出基辛格的殘忍手段,比如鼓動1973年9月的智利政變,並呼籲以“戰爭罪”對他進行審判。
以前,外交是一項近乎隱蔽的事業,基辛格卻把它變成了名人、富豪和專家意見迸發的聚集地,引得全世界關注。
基辛格的外交成就相當驚人,爲中美建交起到了推動作用;在美國國內,更重要的是1973年美國從越南撤軍,以及尼克松政府對蘇聯緩和敵意的政策,美蘇達成戰略武器限制談判。這些有助於鞏固基辛格的個人形象。但他在其他地區——尤其是非洲的履歷卻令人沮喪。
1974年4月,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政變標誌着葡萄牙在非洲殖民主義的結束。這暴露了津巴布韋和納米比亞白人統治的脆弱性。隨着“白人南部”的穩定受到威脅,美國的政策需要重新思考。
1976年,基辛格與時任南非種族主義總理沃斯特和津巴布韋少數白人政府總理史密斯進行會談進行了一系列會晤。最終他們含淚接納了美國的建議:在兩年後將政權交還多數黑人手中。但後續進程是艱難的。
基辛格後來又兩次訪問南非。一次是在1982年9月,他在南非國際事務研究所組織的一次會議上發表了主題演講。第二次是1994年4月,因卡塔自由黨領袖布特萊齊拒絕南非臨時憲法,基辛格試圖與其他人一起解決這一事件引發的危機,但沒有成功。
上世紀70年代中期,基辛格對南非的瞭解是基於這樣一種觀點:只要強國的利益恢復了,平衡就會恢復。當時的他不明白,爲正義而戰正在改變世界,也在改變外交本身。而100歲的基辛格在與時俱進,在大多數人都不願或無法學習最新技術的年紀,基辛格卻對人工智能這個話題着迷。2021年,他與兩位合著者出版了《人工智能時代:和我們的人類未來》一書。
(來源:亞太日報 APD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