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3月30日報道,堵住蘇伊士運河6天的巨型集裝箱貨船“長賜”號現已脫困,正向北航行至一處錨點,爲重新開通這條關鍵水道並結束數日來的全球供應鏈延誤鋪平道路。蘇伊士運河是國際重要航運通道,而該河道此次的意外堵塞以及對全球貿易帶來的影響,也反映出建立陸路互聯互通、打造多條貿易運輸線路的重要性。
蘇伊士運河是連接紅海與地中海的交通要道,也是從歐洲到亞洲最短的海上貨運要道,而一旦被“截斷”,貨船就需繞過非洲南端好望角,這不僅增加了貨運時間,而且也提升了貨運成本。因此,對國際航運業而言,蘇伊士運河至關重要。據統計,全球25%的集裝箱貨運通過蘇伊士運河完成,而亞歐之間的集裝箱運輸幾乎全部要經過這條交通要道。蘇伊士運河管理局數據顯示,2020年通過蘇伊士運河船舶近1.9萬艘,即平均每天有51.5艘船舶經過該運河。
針對此次蘇伊士運河堵塞所帶來的影響,丹麥“海運情報”諮詢公司預測稱,每天約有30艘重型貨船通過蘇伊士運河,堵塞一天就意味着5.5萬個集裝箱延遲交付。德國保險巨頭安聯集團估算,蘇伊士運河堵塞或令全球貿易每週損失60億至100億美元。蘇伊士運河的一次意外堵塞,對全球貨運和貿易帶來的“蝴蝶效應”引發世界對互聯互通的更多思考。
作爲連接歐亞大陸貨運的中歐班列越發受到國際輿論的關注。據中國國鐵集團統計:2020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24萬列、運送113.5萬標箱,分別同比增長50%、56%,綜合重箱率達98.4%,年度開行量首次突破1萬列,單月開行均穩定在1000列以上。2021年,中歐班列依舊保持上漲態勢。1月和2月,中國和歐洲城市之間共發送了2213列貨運列車,同比增長96%;貨物交付量同比增長106%。在新冠疫情之下,中歐班列的“鋼鐵駝隊”不僅確保大量物資及時運達,而且也顯現出作爲陸路貿易運輸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實際上,在此次蘇伊士運河意外遭遇堵塞後,國內一些國際物流服務平臺收到關於中歐班列的諮詢,就較之前多了1倍。新加坡《聯合早報》稱,在北極航線依然受限,繞行好望角太貴太遠的情況下,中歐班列作爲一種更有保障的陸路運輸,成爲爲數不多的備用選項。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稱,近期海運出現集裝箱短缺、運費上漲和船期延誤問題,促使許多出口商改用陸路運輸,中歐班列開行量激增。
從2011年首趟中歐班列出發,到去年開行量首次突破“萬列”大關,中歐班列不斷憑藉其時效快、全天候、分段運輸的優勢,成爲當前國際物流陸路運輸的“黃金通道”。特別是經歷新冠疫情挑戰後,中歐班列在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方面的作用未來將越發凸顯。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