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否真的主導東南亞?

Asia Times

text

中國是否真正在東南亞鄰近地區確立了主導地位?抑或純粹是學者及記者們基於北京在該地區不斷增加的投資及影響力,因而毫無批判地接受了親北京的論調?亞洲時報(

ATimes.com

)報導

最近在東南亞舉行的兩場選舉代表著趨勢的改變。上月柬埔寨大選被認為是該國已由過往依靠西方支持者而轉向北京的暗示。柬埔寨是目前中國在該地區最忠實的盟友。

隨著柬埔寨拋棄了多黨民主制並接受一黨專政,與中國的共產黨統治類似,一些人士認為這是中國在該地區實現政治、經濟控制野心的第一步。

事實上,部分柬埔寨的流放反對人士聲稱,該國在首相洪森(Hun Sen)領導的人民黨(Cambodian People’s Party)執政下,已經淪為「中國殖民地」(“Chinese colony”)。

今年5月9日,希望聯盟(Harapan coalition)在馬來西亞大選中勝出,卻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長期執政的巫統(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UMNO)被該聯盟拉下台,後者長期主張反對中國投資。在巫統執政期間,中國在該國的投資極速增長。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Mahathir Mohamad)已經取消了中國參與價值高達220億美元的基建項目,包括基於財政穩健因素而取消的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高鐵項目。

在最近的訪華行程中,馬哈蒂爾警告了新形式的「殖民主義」(“colonialism”)風險,但卻從外交角度表示他領導的政府並非反華。

馬哈蒂爾在與中國總理李克強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表示:「我們應該始終牢記各個國家的發展程度有所不同 。我們不希望出現新形式的殖民主義,貧窮的國家無法與富裕的國家競爭,因此我們需要公平貿易。」

無可否認,中國現時在東南亞事務中扮演一個主要角色,而且影響力與日俱增。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近期一篇報導指出,所有亞洲國家與中國的貿易均超過與美國的貿易。隨著中國的經濟增速超過美國,這種不平衡只會繼續擴大。

中國的經濟優勢必然繼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中國將於2030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有人認為北京有意取代美國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推行的自由國際秩序。

柬埔寨的例子凸顯了這些前瞻性分析的局限性。美國及歐盟拒絕向該國派遣選舉觀察員,並認為由於柬埔寨法院下令解散了最大的反對黨,選舉過程「不合法」。

中國在東南亞的崛起,與美國長期以來在經濟及戰略上對該地區的強硬立場形成對比。很多人認為這種競爭是零和遊戲(zero-sum game),中美之間此消彼長。

撰文:評論員David Hutt

原文:

http://www.atimes.com/article/does-china-really-dominate-southeast-asia/

更多:http://www.atimes.com/

相片: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