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聯社27日報道,海洋科學家說,在美國南加州卡特琳娜島附近發現了一處在海底傾倒垃圾的地點,那裏疑似有着可能含有滴滴涕(DDT)的超過2.5萬桶廢水。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懷疑此地存在一處可追溯到二戰時期的大型有毒廢物海底處理場。
滴滴涕是二氯二苯三氯乙烷,分子式是C14H9Cl5,是一種在20世紀40年代廣泛使用的合成殺蟲劑,還曾被用於防治瘧疾和斑疹傷寒等由昆蟲傳播給人類的疾病。美國在1972年禁止了滴滴涕的使用,理由是它對人類、野生動物和更廣泛環境的有害影響。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斯克裏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27345個“桶狀物體”,公佈了他們拍攝到的高清圖片。他們還繪製了聖卡塔琳娜島和洛杉磯海岸之間超過145平方公里的海底地圖,此前人們發現該地區的沉積物和生態系統中含有高濃度有毒化學物質。
歷史航運日誌顯示,直到1972年美國《海洋保護、研究和保護區法》(又稱《海洋傾倒法》)頒佈之前,南加州的工業公司一直把這片海底盆地當成傾倒廢物的“垃圾場”,而這些污染物的確切位置和範圍直到現在才被發現。
斯克裏普斯海洋學研究所海洋物理實驗室主任、科考隊首席科學家埃裏克泰瑞爾說,廢水桶分佈的範圍“令人震驚”。 特瑞爾說,這項調查提供了這些廢水桶分佈情況的“廣域地圖”,涉及從南加州海岸聖卡塔利娜島(Santa Catalina Island)到洛杉磯海岸之間145平方公里的海底區域,不過還需要其他人通過沉積物取樣來確認這些容器中是否含有滴滴涕。據估計,在該地區大約傾倒了350至700噸滴滴涕。
研究所的化學海洋學家、地球科學教授利希尼·阿魯維哈爾表示,目前還不清楚這些有毒化學物是否會對海洋生物和人類產生長期影響。
研究人員(圖源:外媒)
不過報道指出,大約10年前,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教授大衛·瓦倫丁在海洋沉積物中發現了大量滴滴涕。該地區的海洋哺乳動物中也檢測到了高水平的滴滴涕,這種化學物質與海獅的癌症有關。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