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金融學界爭辯“財政赤字貨幣化”

亞太日報

text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爲,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這是中國最新的經濟政策組合。其中,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如何協調發力?有學者提出“財政赤字貨幣化”,立即引發熱烈討論、爭辯。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赤字率、抗疫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這些對衝疫情影響的積極財政政策核心數據獲得全國人大審議批准後,就要付諸實施了。但錢從何來?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近日提出“財政赤字貨幣化”。核心內容是,中國人民銀行在一級市場,以零利率直接購買國債。抗疫特別國債的預算規模可以考慮達到5萬億元人民幣,分次發行,由央行零利率直接買入。

  一石激起千層浪,財政、金融學界隨即展開熱烈辯論。央行原副行長吳曉靈、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等紛紛反對。

  反對者擔心,財政赤字貨幣化會讓央行淪爲財政的提款機。央行直接印鈔償還債務,最終引發通脹惡果。以往通過各項改革對國有企業、地方政府建立起的約束機制,立即化爲烏有,對市場經濟體制的衝擊貽害無窮。

  除了上述隱憂,財政赤字貨幣化還直接挑戰現行法律。爲了刺激經濟,西方國家的央行直接購買國債,但中國央行不行。《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即,現行法律不準財政赤字貨幣化。

  新中國成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財政、貨幣都是一家,中國奉行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不加區分的調控政策。爲此,中國曾付出慘痛的教訓。1994年全國零售物價上漲了21.7%。

  反對者相信,傳統的政策空間依然充裕,貨幣政策工具沒有失靈,政府債務發行的市場空間依然很大。大量商業銀行和居民持有大量現金需要購買國債。國債發行不需要央行直接進入一級市場購買。

  劉尚希認爲,疫情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對衝疫情影響,財政政策必須更加積極有爲。財政不僅要講經濟效率,還要促進社會公平。疫情之下,受到衝擊最大的是中小微企業、個體經營者和低收入階層。在這樣的巨大沖擊下,需要向社會公平傾斜。但錢從何來?

  劉尚希說,減稅降費不能“永遠在路上”,不能不停地減下去,必須考慮財政的承受能力。1-4月累計,全國財政收入同比下降14.5%。其中,稅收收入下降16.7%。疫情衝擊下,半數以上省份的地方財政收入下降幅度超過10%,同時又有大量剛性支出。只能通過發債彌補。

  劉尚希表示,如果向居民、企業、商業銀行大規模發行國債,就會產生擠出效應。政府用的錢多了,市場主體包括銀行的可貸資金就相應減少。大規模發債會讓未來財政的負擔加重,也就是納稅人的負擔加重,這可能會改變納稅人現有的消費行爲。如果實行“財政赤字適度貨幣化”,有利於更好地引導市場預期。

  面對反對者,劉尚希堅持,非常時期,財政、金融應緊密結合,形成新組合,即適度的財政赤字貨幣化。財政赤字貨幣化也不是“無度”的,必須通過全國人大審查批准才能實施,不是財政部門想怎樣就怎樣。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