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與布林肯同時造訪太平洋島國 同步行動突顯戰略配合

APD NEWS

text

在相聚日本廣島之後,印度總理莫迪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1日又同日飛抵巴布亞新幾內亞(巴新),並在22日分別與匯聚當地的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會晤。無論美印在巴新的活動是否有交集,時間與地點這般重合的旅程都很容易引發猜想。何況,布林肯是明確作爲美國總統拜登的代表前往。

而讓美國略顯尷尬的是,從巴新領導人給予的禮遇來看,美國的傲慢和輕視顯然令他們感到不滿和懷疑。

莫迪收穫破格禮遇

當莫迪的飛機在巴新首都莫爾茲比港落地時,巴新總理馬拉佩親赴機場迎接,並破例獻上當地特有的歡迎儀式。印媒報道,根據外交傳統,巴新不會在日落後爲到訪的客人安排歡迎儀式。但儘管莫迪抵達時已是晚上,馬拉佩還是親自舉行歡迎儀式,不僅放禮炮、鋪紅毯,還彎腰觸碰莫迪腿部,以示尊重。

莫迪22日與馬拉佩共同主持第三屆印度-太平洋島國合作論壇峯會,此前該峯會已中斷8年之久。莫迪對14位太平洋島國領導人表示,印度將成爲他們可靠的發展夥伴,致力於建設自由、開放、包容的印太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莫迪不僅提及印度與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組成的“四邊機制”已同意加強與太平洋島國的合作,還特別與所羅門羣島總理索加瓦雷舉行雙邊會談。所羅門羣島去年4月與中國簽署雙邊安全框架協議,“四邊機制”對此極爲關注。

不過,鑑於印度屢屢以發展中國家代表自居,馬拉佩在開幕致辭中也借坡下驢,敦促印度考慮“因大國遊戲而受苦”的島嶼國家,並舉例說烏克蘭危機已在太平洋島嶼國家引發能源價格普遍上漲和嚴重通脹。

美國簽署防務協議

相較莫迪受到的禮遇,布林肯的待遇就寒磣得多。畢竟,無論美國再怎麼強調布林肯作爲拜登代表的身份,但對期盼首位美國總統來訪已久、又一直對美國誠意有所懷疑的巴新來說,拜登的缺席自然令他們失望。

拜登原計劃22日訪問巴新,但由於國內債務危機發酵,他在G7廣島峯會結束後徑直回國。回國前,拜登親自致電馬拉佩解釋原因,並委派布林肯代表自己前往巴新與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會晤。

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趙少峯教授指出,美國近年來着重通過三個方面強化在太平洋島國地區的影響力:在身份存在方面,美國不斷有高級別官員訪問太平洋島國;外交方面,美國在該地區的大使館數量不斷增加;軍事方面,美國在該地區重新佈局軍事基地,簽署軍事合作協議。

布林肯22日表示,美國將在未來三年對巴新提供超過價值4500萬美元的資金與裝備援助,並與巴新簽署雙邊防務合作協議,擴大美國在巴新的軍事存在。

當地民衆表示反對

對於美國與巴新簽署的防務合作協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指出,中國對各方同太平洋島國開展正常交往和平等互利合作不持異議,但要警惕以合作之名搞地緣政治博弈,同時任何合作都不應針對第三方。

“美國與印度在南太地區的行動絕非簡單的巧合,兩國是相互配合的。”趙少峯認爲,儘管中國並不是太平洋島國地區的“新來者”,但美西方顯然視中國爲在該地區的競爭對手。在美國推出“印太戰略”後,印度也積極參與太平洋島國事務。

新加坡《海峽時報》認爲,就影響力而言,印度在太平洋島國地區仍有不少欠缺,如僅在巴新和斐濟派有駐外使團,對太平洋島國實際需求瞭解不足,承諾的援助總難以兌現等。但是,通過與“四邊機制”捆綁,印度能夠彌補一些短板。同時,美國也可藉助印度的發展中國家身份,以及與太平洋島國地區大量印度裔人口的天然聯繫,去推進一些美國不便或難以操作的議題。

就在莫迪與布林肯來訪之時,巴新多所大學學生22日舉行遊行,抗議與美國簽署防務合作協議。學生們認爲,該協議同巴新“廣交友、不樹敵”的外交政策不符,巴新需要的是經濟合作協議,而不是安全領域協議。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