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認知中,通常大尺寸的電視產品一定比小尺寸更貴,但從去年開始,一種“價格倒掛”現象在顯示產業嶄露頭角。
例如,LG在京東上的48英寸OLED電視售價爲12999元,比同系列55英寸的產品竟高出500元。
在京東平臺,LG C1系列OLED電視,48英寸售價12999元,但尺寸更大的55英寸價格反而更便宜,爲12499元。
這並非個例。根據市場研究機構Omdia的數據,去年48英寸OLED電視的平均售價爲1626美元,高於55英寸的1606美元。在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購物旺季中,48英寸產品的價格並未大幅下降,反而是55英寸產品有較大折扣。
儘管價格偏貴,但市場銷量不降反升。Omdia 3月25日發佈的預測數據顯示,今年48英寸OLED面板的出貨量預計爲130萬塊,是去年出貨量的大約六倍,將同比增長504.7%。在整個OLED面板中,48英寸的比例也將從去年的4.8%增加到今年的16.1%。
48英寸OLED電視的逆增長,成爲面板、電視廠商爭相押注的重要商機:上游廠商不斷增加面板產能,下游企業力推產品。
這股熱潮中,最早推出48英寸OLED面板的LG顯示(LGD)顯然獲益最大。作爲短時間內唯一能生產大尺寸OLED電視面板的廠家,LGD擁有寶貴的產能供給。但其在48英寸面板上的成功,又不僅僅是市場的選擇和技術的勝利,這背後還有着一整套面板切割經濟學的深層次原因。
(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