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經濟全球化的終結,還是新的開始?

亞太日報

text

4月7日,人民日報海外網舉行第31期(線上)金臺沙龍,主題爲“疫情之下,國際格局之變”。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成爲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話題。沙龍嘉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認爲,疫情對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不僅體現在金融、貿易等“看得見”的領域,市場信心、國際關係等“看不見”的領域同樣遭受衝擊,悲觀與樂觀論調並存。此時,懷疑不如行動,猜忌不如合作,自利不如協同,世界各國若能以全人類的利益爲最高考量,推動新一輪國際合作,這纔是全球化再次勃興之幸,也是全人類共同發展和繁榮之幸。

以下爲王軍發言摘編:

97歲的基辛格博士近日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新冠肺炎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新冠肺炎疫情作爲一個重大的外部衝擊,發生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轉折時期,必然給經濟全球化帶來非常廣泛和深遠的影響。越來越多國內外學者認爲,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影響的重要程度可類比“公元前”和“公元后”的劃分,即可以劃分爲“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和“新冠肺炎疫情之後”,此次疫情也許將是一個“新的歷史分期的起點”。

毋庸置疑,嚴峻疫情對經濟全球化構成了多重衝擊,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其一,因疫情帶來的物理隔離、人員管控和較爲普遍的國際旅行限制,使得國際間人員往來被迫中斷,跨境消費、旅遊和各種會議活動極大萎縮,大量線下接觸活動不得不按下暫停鍵。

其二,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運轉形成了多重打擊。第一波衝擊影響了中國供給,部分企業和市場停工停產,一些重要的產業鏈面臨斷裂風險;第二波衝擊來自歐美經濟活動減緩及需求減少,全球供應鏈也出現臨時性中斷,對全球和中國的出口產業造成二次壓力;第三波衝擊來自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並已開始向實體經濟傳導。疫情蔓延既增加了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也增加了供應鏈的脆弱性,人們開始擔憂,疫情過後是否會發生全球供應鏈的重構、整合或再平衡。

其三,隨着全球經濟衰退逐漸變爲現實,越來越多國家可能在政策上更加內視和封閉,以民粹主義、孤立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爲代表的逆全球化思潮恐將進一步高漲,各種雙邊與多邊經貿衝突可能再度升級。

其四,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裏,以美國爲首的全球金融市場受疫情蔓延、原油暴跌、市場自身脆弱性及投資者預期悲觀等多重因素影響,出現歷史罕見的暴跌,主要經濟體股市最大跌幅普遍在30%左右。美國道瓊斯指數一度跌破20000點關口,抹去了過去三年漲幅。

其五,疫情的衝擊不可避免地帶來全球經濟治理共識的減弱。很多國家採取了各掃門前雪的態度,相互封鎖邊境,暫停航線,甚至對防護物資進行爭奪。國際合作和政策協調變得相對奢侈,不少國家選擇彼此封閉和指責,而不是攜手應對共同挑戰。

那麼,我們應該對經濟全球化的未來感到悲觀嗎?悲觀者的典型論調是:“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是壓垮經濟全球化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所知道的全球化在走向終結”,將迎來“一個開放、繁榮與自由皆倒退的世界”……在他們看來,全球化的喧囂已過,在遭受這樣的挫折之後將陷入暫時的沉寂,或是徹底結束。

樂觀者的理由和邏輯同樣具有很強說服力。“一個智能化、數字化的世界更加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新的、數字化的全球化勢不可擋”“只要我們還相信市場,相信合作,相信企業追求的是效率,就應該對現有全球供應鏈格局的韌性充滿信心”“疫情很難改變當前全球供應鏈的基本格局,中國仍將保持全球主要生產中心的地位”。

從技術進步角度觀察,5G、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日益成熟並得到廣泛應用,促進了“在線經濟”“非接觸經濟”等新型業態的發展,重塑着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模式,爲人類邁向數字化和智能社會提供了非常堅實的基礎和前提。 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不會因爲一場疫情而長期暫停,反而可能已經進入新的、更好的階段。

懷疑不如行動,猜忌不如合作,自利不如協同。面對疫情這一全球性危機,唯有合作才能戰勝疫情、走出衰退陰影;唯有以更強有力的全球合作才能推動新一輪全球化的涅槃重生、實現全球共贏。

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特別峯會上明確提出了全面加強國際合作的四點倡議,尤其強調了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G20也已承諾向全球注資5萬億美元,這無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標誌着全球再次爲抵抗共同的敵人而團結起來,共同維護全球供應鏈的正常運轉。

世界各國若能以全人類的利益爲最高考量,以共同戰疫和經貿合作爲抓手,推動新一輪國際合作,爲全球提供更好的公共產品,搭建更好的全球化舞臺,這將是全球化再次勃興之幸、也是全人類共同發展和繁榮之幸。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