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觀察 | 民營企業: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力量

亞太日報

text

作者:周漢民,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上海社會主義學院院長、上海中華職教社主任、上海公共外交協會會長。

自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的宏偉倡議已整整8年,這一倡議已然成爲全球在二戰以後最重要的公共產品。“一帶一路”如何從一個設想逐漸轉化爲現實?倡議提出至今的8年,中國所推進的道路是十分重要的成功保障。

首先是路徑。“一帶一路”的路徑應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但其中核心落腳點是民心相通。2017年、2019年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都發表重要講話,並提出精心設計、十分深入的建議和舉措,亮出了中國方案、做出了中國承諾。

其次是原則。“五通”是路徑選擇,那什麼是“一帶一路”的原則?我們強調“一帶一路”的原則一定是共商、共建、共享。習近平主席曾多次強調“‘一帶一路’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我們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在這8年中,中國政府同140個主權國家、32個國際組織達成206個合作協議。在這一時期,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其他倡議,在推進實施上可以與“一帶一路”相比擬。

第三是行動。中國企業積極響應習近平主席的號召,跨出國門走向世界,無遠弗屆。2013年至2020年,中國同“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超過了9.2萬億美元。年貨物進出口貿易約佔中國貨物貿易總額的1/4,2020年上升至29.1%。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直接投資累計超過1360億美元,在全球對外直接投資同比縮水的背景下,今年1-7月對“一帶一路”參與國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12.9億美元,同比增長9.9%。在全球相關國家和地區建設了超過80個經濟合作區,真正做到了設施聯通開路,在合作共贏主題思想突出、共同建設道路選擇明確的前提下,腳踏實地把一個一個項目做好,築牢互聯互通的基石,以此推動貿易暢通、促進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8月,中歐班列開行10030例,這一數字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2%。最值得稱道的是,今年1-8月中歐班列的往返綜合重箱率達已經超過97.9%。諸如此類,不一而足,都是在共商的基礎上不斷的拓展,都是在共建的基礎上不斷的推演,最後,都是在共享的原則指導下,讓人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圖片1.png

其中,中國的民營企業在“一帶一路”的作爲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積極評價和深入研究。中國的民營經濟不僅僅是國家稅收總量50%的提供者、國家經濟總量60%的創造者、國家科技創新能力70%的動力源、國家就業崗位80%的供給者、國家一億四千多萬個企業和個體戶中的94%所在,而且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的民營企業同樣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

至2019年末,中國超2.75萬家境內投資者在全球188個國家(地區)設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4.4萬家,其中私營企業佔27.4%、個體經營佔2.4%,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佔50.5%,這部分也涵蓋了大量的民營企業。其中在“一帶一路”沿線63個國家設立了境外企業近1.1萬家,涉及國民經濟18個行業大類。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每年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企業數量穩定保持在37%左右,這些企業積極“走出去”在沿線國家和地區構建新型的國際分工網絡。

從貿易看,2017年中國民營企業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進出口總額達到6000多億美元,佔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貿易總額的43%。從投資模式來看,至2018年末,中國民營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併購項目存量共計800宗左右,單個項目平均規模在96萬美元左右。從行業看,分佈較爲廣泛,製造業仍佔最大比重,農業等領域體現出相當的國際化活力,清潔能源、生物製藥等行業不斷加入,新型服務業跨國經營逐步展開。

中國民營企業以建立境外經貿合作區、在境外投資建廠、境外能礦農牧等資源開發、承接對外工程和勞務合作等不同方式和途徑“走出去”,通過上下游產業和東道國產業協同和集羣式發展、國際產能合作和技術轉移、延伸產業鏈等模式實現融合發展。這些企業與東道國一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技術合作、帶動產業發展,毫無保留地分享平臺建設和發展經驗。同時,爲東道國提供高比例的就業崗位,促進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建設推動一批民生援助項目,成爲了與當地民心相同的橋樑。

凡此種種,足以可見民營企業在“一帶一路”宏偉倡議變爲人類構建命運共同體的燦爛現實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我有幸到過俄羅斯、越南、柬埔寨、伊朗、尼泊爾、哈薩克斯坦,在中國企業奮鬥的第一線調研考察,所見所聞,深感自豪。中國人走向世界,都滿懷着一種豪情,這一豪情就是中華偉大文明的傳承——“大道至簡,天下爲公”。我衷心寄望民營企業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新徵程中能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弘揚絲路精神和中華優秀文化,不斷創造出互利共贏的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