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上半年GDP出爐 16省份正增長中西部省份佔13席

亞太日報

text

  近日,31省份今年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全部出爐,隨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各地經濟呈現穩步復甦態勢。上半年,6個省份經濟總量超過2萬億元,前三甲爲廣東、江蘇和山東,廣東以49234.2億元領跑。從經濟增速來看,16個省份實現正增長,中西部省份佔據13席,西藏以5.1%的增速位列全國第一。

  經濟復甦離不開投資、消費和出口。進入二季度,三大需求明顯回暖,共同拉動各地區經濟增長。GDP增速前兩名的西藏和新疆,其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以“兩位數”領跑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前兩位的安徽和江西,其GDP也實現了正增長。

 ** GDP:16個省份正增長 中西部省份佔13席**

  從經濟總量來看,前三甲仍爲廣東、江蘇和山東,廣東以49234.2億元繼續領跑全國。上半年,6個省份經濟總量超過2萬億元;19個省份經濟總量超過1萬億元。

  從經濟增速來看,16個省份上半年GDP實現正增長,比一季度增加15個。其中,中西部省份佔據13席,7個省份經濟增速超過1%。西藏以5.1%的增速位列全國第一;新疆第二,增速爲3.3%。

  東三省中,吉林上半年經濟數據表現最好,GDP增速由一季度的-6.6%回升至-0.4%,降幅收窄6.2個百分點,遠高於黑龍江(-4.9%)和遼寧(-3.9%)。

  湖北由於受到疫情最嚴重衝擊,上半年經濟增速爲-19.3%,全國最低。但隨着城市解封,復工復產有序加快推進,湖北經濟展現出了強勁後勁,上半年經濟增速回升幅度在31個省份中最大,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9.9個百分點。

**  解讀:疫情得到控制後,經濟會漸趨常態**

  記者梳理髮現,在經濟總量超過1萬億元的19個省份中,經濟增速爲正的有10個省份,增速超過1%的僅湖南一省。其餘6個增速超過1%的省份均位於總量榜單的後半段。

  分析原因,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賈康認爲,疫情衝擊是最主要因素,經濟增速表現更好的省份普遍受到疫情衝擊較小。體量更大、結構更優的省份,由於門店、餐飲、影劇院等在經濟結構中佔比更高的服務業受到重創,影響到整體經濟數據表現,疫情後仍需一段時間恢復。

  “不過,這個情況會逐漸收斂,疫情得到控制後,經濟表現會逐漸接近常規狀態。”賈康說。

  賈康認爲,從上半年各地情況來看,經濟回升的速度整體符合預期。上半年經濟實現正增長的省份已經從一季度的1個增加到16個,這說明一季度的負增長只是多種因素疊加下的一個短期現象。

  目前,短期衝擊的主浪已經過去,可以在不確定性中看到確定性,2020年經濟運行由“前低”轉入“後高”是必然趨勢。長遠來看,雖然從短期到中長期仍然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變”的判斷,是實實在在有客觀依據的。

**  消費:31省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均爲負值**

  反映消費情況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上半年仍然爲負,同比下降11.4%。不過,降幅在持續收窄,6月單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8%。

  分省份看,31個省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均爲負值,湖北同比下降34.1%,黑龍江、天津、吉林分別同比下降22.7%、21.7%和20%。此外,呈兩位數下降的省份還有12個。安徽、江西、福建分別下降3.5%、4.2%和5.4%,表現最好。

  不過,從月度數據可以看出消費復甦的暖意。安徽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一季度下降11.9%轉爲增長5.1%,其中4月、5月、6月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0%、12%和7.9%。安徽省統計局表示,消費市場已經逐步進入持續增長階段。

  江西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0%,分別比4月,5月提高5.4和7.8個百分點,呈現加速回暖的態勢。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實現商品零售額增長12.7%,僅比去年同期低0.2個百分點,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

**  解讀:小範圍疫情反覆對消費影響不大**

  新消費逆勢上揚,爲消費穩步回升提供支撐。

  安徽上半年限上批發零售企業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8.7%,比一季度加快5.2個百分點;限上住宿餐飲企業通過互聯網實現餐費收入增長58.8%,加快15.6個百分點。

  江西上半年限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138.27億元,增長34.7%,比限上單位零售額增幅高36.6個百分點。佔限上零售額的比重爲10.0%,比上年同期提高 3.2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傳統聚集性消費隨着防控限制有序放寬也在穩步回升。

  據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提供的數據,截止到7月中旬,零售各業態限額以上企業復工率超過96%,餐飲和夜市繼續回升。全國鄉村旅遊復工復產率整體達90%,影院復工率由7月20日8.1%上升至7月26日的46.5%,復工一週以來累計總票房約1.13億元,達到去年同期的約9.84%。

  具體措施方面,北京近日重啓“消費季”活動,多地再次發放消費券。此外,汽車消費也有多項政策加持。

  連平認爲,雖然7月份部分地區出現了小範圍疫情反覆,但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的增長總體影響不大。聚集性消費的恢復可能提升消費整體反彈力度,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或將由負轉正。

**  房地產:多數省份房地產投資增速低於去年**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國樓市低迷。至6月,相關指標纔出現回升暖意。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由降轉升”,同比增長1.9%,而1—5月份爲下降0.3%。其中,住宅投資增長2.6%,增速加快2.6個百分點。

  在已經公佈上半年房地產投資增速的28個省份中,湖北、海南、天津、遼寧四省份增速爲負,分別爲-38.3%、-10.2%、-6.3%和-0.6%,西藏的房地產投資增速則高達56.1%,全國居首,保持兩位數增長的省份還有寧夏、吉林和雲南。

  除湖北因受疫情衝擊嚴重,數據異於往常外,西藏繼續保持總量不大、但增速居首的既往趨勢;海南依然是除湖北外,房地產投資增速最低的省份。其餘省份增速波動較平穩,整體略低於去年同期。

  “房地產是否會成爲疫情之後經濟復甦的抓手”,這一在疫後初期曾被熱議的話題已經有了答案。

  近期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明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7月24日召開的房地產工作座談會也提出,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爲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從各地實際出發,採取差異化調控措施。

**  解讀:房地產不是主力軍,也不會過度萎縮**

  記者注意到,目前各地調控政策保持了一定差異性,7月收緊的城市包括深圳、寧波、南京、東莞等地,而長春等地則逐步放鬆限購政策。

  “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如何理解房地產在本輪經濟恢復中的作用?在餘淼傑看來,房地產不會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力軍,但也不會過度萎縮,而是在本輪經濟恢復中發揮拉動經濟的正向作用。

  連平也認爲,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總體運行比較平穩,儘管尚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比如某些局部地區存在價格上漲較快的狀況,但從全局看市場價格波動比較平緩。

  分析後勢,連平認爲,總的來看,市場需求在進一步恢復,房地產今年到明年正是處於一個短週期上升的階段,加上經濟復甦推進和貨幣政策穩健偏鬆,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復甦可期。

  具體看,由於宏觀政策基調仍處於逆週期調節階段,在堅持“因城施策”的基調下,預計房產銷售下半年跌幅將逐步收窄,全年有望實現正增長。房地產投資則在土地購置增長、融資環境相對友好的推動下持續走升。局部地區政策收緊,房價漲幅總體可控。

**  投資:22個省份固定資產投資實現正增長**

  上半年,22個省份固定資產投資實現正增長,比1至5月份增加8個。從數據來看,GDP增速前兩名的西藏和新疆,其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以“兩位數”領跑全國。

  上半年,吉林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7.8%,比去年同期提高12.9個百分點,高於全國10.9個百分點,居全國第4位。反映消費情況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降幅較一季度收窄7.3個百分點,但下滑幅度仍然達到20%。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餘淼傑判斷,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會下降,出口呈現持平或緩慢增長態勢,拉昇作用不強。在這樣的情況下,要保證全年有一個較溫和的經濟增長,必須依靠有效投資。

  賈康也認爲,消費確實是包括投資在內的所有經濟活動的目的和歸宿,但如果沒有有效的投資,消費就會陷入“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困境。

**  解讀:“兩新一重”爲穩就業發揮重要作用**

  投資結構呈現新特點,地方投資正加速流向“兩新一重”(新基建,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和高技術產業。

  作爲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個新詞,宏觀政策爲“兩新一重”蓄力。今年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用於擴大有效投資,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兩新一重”建設。

  餘淼傑認爲,“兩新一重”將在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和增加就業兩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比如,今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預計拉動投資1.2萬億元左右。同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對上下游相關產業都會產生明顯拉昇,爲這些產業提供就業機會。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