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盟計劃進一步加強對俄能源禁令之際,俄羅斯向歐盟國家的石油出口卻持續反彈。美國《華爾街日報》22日報道稱,最近幾周俄羅斯加大向主要客戶——歐盟的石油運輸量,4月至今,荷蘭、希臘等國的俄石油進口量大幅飆升。《華爾街日報》稱,一個“不透明的市場”正在形成。來自俄羅斯港口的石油越來越多地被運送到“不明目的地”。德媒認爲,歐洲對能源的現實需求迫使其繼續大量買入俄石油,貿易交易商正在使用一種古老的方法將俄羅斯石油“瞞天過海”運往歐洲港口。
歐洲多國進口量翻倍
根據油輪追蹤機構TankerTrackers的數據,4月迄今,從俄羅斯港口運往歐盟成員國的石油出口量已升至平均每天160萬桶,而3月份的出口量爲平均每天130萬桶。另一家大宗商品數據分析公司Kpler的數據也呈現出類似的趨勢。《華爾街日報》稱,越來越多的石油正在從俄羅斯港口發出。歐洲各國迫切需要石油來維持經濟運轉,防止燃料價格進一步推高已經突破歷史頂峯的通脹數據。但西方能源公司和石油中間商希望“悄悄交易”,規避制裁和批評。
交易商稱,目前平均每桶俄羅斯石油的價格比布倫特基準價格低20-30 美元。瑞銀集團大宗商品分析師喬瓦尼·斯塔諾沃表示,目前市場上的俄羅斯石油有大幅折扣,這對買家非常具有吸引力。在進口俄羅斯石油的歐洲買家中,羅馬尼亞、愛沙尼亞、希臘和保加利亞4月份的俄石油進口量較3月份的平均水平猛增一倍以上,均超過10萬桶/日。
作爲近期最大的俄石油買家,荷蘭的石油進口量飆升最爲明顯,從上月的平均每天進口約50萬桶漲至約65萬桶。一些買家急於完成業務,以規避可能出現的新限制。最近幾周,一些跨國石油巨頭和大宗商品貿易公司租用船隻,將原油從位於黑海和波羅的海的俄羅斯石油出口終端運往歐盟港口,其中包括荷蘭皇家殼牌集團、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西班牙雷普索爾公司等。船舶追蹤數據顯示,這些船隻運載的石油貨物於本月抵達意大利、西班牙和荷蘭。瑞士《一瞥報》稱,瑞士大宗商品貿易商也參與到俄羅斯的石油買賣之中。根據瑞士駐莫斯科大使館的一份報告,80%的俄大宗商品通過瑞士進行交易。
“古老方法”規避制裁
“西方如何祕密購買俄羅斯石油?”,德國《經理人雜誌》23日報道稱,交易商正在使用一種古老的方法將俄羅斯石油“瞞天過海”運往歐洲港口。
海運分析機構的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石油從俄羅斯港口運往“未知的目的地”。截至4月已經有超過1110萬桶石油被裝載到沒有預定路線的油輪上。
分析師和貿易商表示,使用“未知目的地”標記往往意味着船上的石油會在海上轉運至更大的油輪上。俄羅斯原油在此同其他產地的原油混合在一起,這是一種“古老的規避制裁的做法”,此前,伊朗和委內瑞拉等受制裁國家的石油出口曾採用這種方法。
報道稱,四月中旬直布羅陀海岸的一艘油輪從俄羅斯波羅的海港口烏斯季盧加和普里莫斯克出發的船隻上接管了三批石油。船舶跟蹤數據顯示,這艘油輪從韓國啓航,現在正前往鹿特丹港。
俄羅斯國家能源安全基金專家伊戈爾·尤什科夫這樣描述歐洲買家運送俄羅斯石油的“灰色”計劃:首先,波羅的海的某艘油輪會關閉應答器並前往俄羅斯北部港口,在此裝載俄羅斯石油後出海。隨後該油輪會駛向在公海上等待的一艘更大的油輪,通過海上裝載作業重新裝載俄羅斯石油(如左圖)。接下來,油輪打開應答器重新出現在雷達上。由於追蹤油輪的網站無法追蹤動向,因此沒有人能確定以這種方式交付的俄羅斯石油的數量。
通過這樣的操作,油輪將俄羅斯石油與其他石油混合。根據殼牌集團的說法,如果將俄羅斯的石油與其他國家的石油以49%到51%的比例混合,新的石油貨品會變成“拉脫維亞混合油”“土庫曼斯坦混合油”或任何其他石油混合物,幾乎不能再證明這是俄羅斯石油。
尤什科夫稱,從形式上講,這種計劃是完全合法的。一旦歐盟決定對俄實施石油禁運,這類“伊朗式”運輸將成爲俄羅斯石油規避西方制裁的一種方式。
難以承擔更高能源成本
據德國漢堡熟悉原油運輸的專業人士介紹,多年來俄羅斯石油一般通過油輪運往歐洲,主要線路正是近期“灰色”計劃集中的波羅的海港口至漢堡港和鹿特丹港線路,西歐煉油中心多集中在以上兩地。這些油輪每艘可裝載約60萬桶石油,來回航行時間約爲兩週。儘管歐盟未對俄羅斯實施石油禁運,但因爲制裁的壓力,一些國家已開始實施部分禁運,或者禁止俄羅斯船隻停靠等,導致油輪不得不通過“曲線運輸”。
在歐洲一面高喊制裁俄能源,一面通過各種“灰色”計劃求購俄石油的背後,是面對通脹數據連續漲破歷史極值的經濟壓力。歐盟統計局表示,由於俄烏衝突導致的能源價格飆升,歐元區商品和服務價格在3月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歐盟統計局上週在最終評估中將此前估計的3月份消費者價格同比通脹率調至7.4%。這遠遠高於歐洲央行此前設定的2%,而2月份同比通脹率爲5.9%。其中能源價格同比上漲44.7%,是推升4月通脹數據的主因。
從國別看,德國3月通脹率升至7.3%,爲1990年兩德統一以來的最高值;而法國3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4.5%、環比上漲1.4%,創1985年12月以來最大同比漲幅。在非歐盟國家英國,3月的通貨膨脹率達7%,爲30年來最高水平。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