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綜合 牧之
2013年9月,由中國首推的“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正式啓動。亞歐大陸橋沿線的中亞地區多國自此接入了以中國爲首的全球互聯互通貿易網絡。自2013年起,每年均可產生數萬億美元的進出口貿易額。
這無疑會引來意在全球利益的美國的注意。經歷過冷戰陰雲的美國,在東北亞,南亞等第一,第二島鏈國家苦心經營多年,聯合其在歐洲及中東地區的盟友,對包括中俄在內的其所謂“對手”實施了戰略上的包圍制衡。以便隨時可以用貿易手段來解決其利益問題。
由於在地緣政治上中俄均在亞歐大陸較居中的位置,所以美國的戰略包圍圈也一直在亞歐大陸外圍進行佈置。包括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在內的中亞地區多國就成了美國戰略的真空地帶。此次“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型,使中俄成功用經濟利益將亞歐包括非洲大陸上的衆多國家建立了聯繫。這種建立在經濟利益上聯繫在和平時期甚至比一紙盟約來得更爲有效。
隨着越來越多沿線國家的加入,“一帶一路”倡議正在逐步形成可以擁有獨立規則的全球貿易網絡。由於中國的主導地位與作用,人民幣在貿易網絡中的作用正在逐步增加。6月21日,土耳其宣佈將使用人民幣作爲中土雙方貿易往來的結算貨幣。
作爲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元的“全球貿易結算貨幣”屬性是它賴以爲繼的一大基礎。若人民幣在“一帶一路”貿易網絡中逐步成爲主導結算貨幣,勢必會影響美國的全球地位。因此,美國的戰略重心逐步鍥入中亞也將是歷史的必然。
在中國的立場上思考此問題,作爲基建領域的大國,援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失爲一步好棋。兩國相關地區國家也將在不久的將來面臨選邊站隊的困局,儘管目前許多國家還在努力在北京與華盛頓之間維持着微妙平衡,但這也變得愈發難以爲繼。在不遠的將來,北京與華盛頓如何與地區國家對話甚至達成某些協議,都將深刻地影響以中美爲首的各自的貿易體系的走向。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