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 中國超越美國,卻慘遭詆譭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 Sunnie

2021年12月3日,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中拉論壇)第三屆部長會議以視頻方式成功舉行。中拉在論壇上籤署了一份合作協議,其中有一項合作內容引起了美國的注意:中國將在2022年至2024年期間向在中國學習的拉美留學生提供5000個政府支持和提供的獎學金名額。

這看着不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卻得到了一些美國人的注意,爲何?

原因很簡單,因爲這一數字超過了美國政府爲該地區學生提供的獎學金名額。

據《邁阿密先驅報》披露的數據,美國政府資助的富布賴特獎學金每年只涵蓋700名拉美留學生,其他由政府資助的獎學金項目,如休伯特•漢弗萊獎學金項目,每年只向該地區提供幾十個獎學金名額。雖然美國政府向拉美留學生提供的獎學金名額不多,但去美國留學的拉美學生數量卻遠比去中國的要多得多。美國國務院的數據顯示,美國大學有近7.3萬名拉美留學生。截至2017年,只有2200名拉美學生在中國的大學學習。

基於這個現實,一些美國人坐不住了,他們認爲中國增加對拉美留學生的政府獎學金名額存在政治動機。《邁阿密先驅報》的文章寫道,在美國大學中有相當數量的拉美學生學習商科,然後進入私營部門,但許多去中國的學生學的是國際關係和中國研究,他們在回國後成爲研究中國的專家,並在政府、學術界或新聞業開始職業生涯,一旦他們在自己的國家獲得了具有影響力的職位,涉及到對華議題時一定會爲中國說話,即便不爲中國說話,由於在中國留學時受到了中國政府的資助,也會在關鍵問題上保持沉默,因爲他們不想被認爲是對中國“忘恩負義”的人。對此,美國陸軍戰爭學院專門研究中國-拉美關係的研究教授羅伯特·埃利斯說,中國的獎學金項目表明,“中國人真的很擅長利用他們的民間外交來推進他們的戰略利益。”

virus_outbreak_warmer_earth_78084.jpg

這番論證看似毫無破綻,但是我們如果細想一下,就知道這就是美國人的臆想,沒有任何依據可言。就中國這次增加對拉美留學生政府獎學金名額一事,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郭存海給我們做出了最詳細的澄清和解釋。

首先,早在2014年,中國就提出要與拉美共建“五位一體”的中拉關係新格局,人文交流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亞太日報特約評論員嚴謹對此也表示贊同,他說,人文交流是中國對拉美“五位一體”佈局的重要一方面,其目的在於中拉文明互學互鑑,增進溝通了解,彌補中拉由於地緣造成的陌生感,加強對拉美留學生的支持就是增進人文交流的重要一部分。

其次,近年來中拉關係一直在迅速發展,需要巨大的人才儲備,這既包括從事拉美研究的中國人,也包括從事對華研究的拉美人。所以,增加對拉美留學生政府獎學金名額,也是適應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係發展的需要。

再次,我們都知道,臺灣之前所謂的“邦交國”,主要集中在拉美地區,但近幾年來這些國家紛紛選擇與臺灣切割關係,並與中國大陸建立外交關係。外交關係建立之後,中國大陸同樣會向這些國家提供相應的留學生名額,這無疑會擴大對拉美地區留學生的獎學金總名額數。

最後,向其他國家提供或擴大留學生的獎學金名額數量,基本上是所有國家的正常選擇。哥倫比亞、巴西、阿根廷等國,也在向中國留學生提供獎學金名額。這是一種相互的行爲,只不過這些國家提供的獎學金名額力度可能沒有中國那麼大,數量沒有中國那麼多。

說完這個,我們再來談談一些美國人認爲的,拉美留學生在中國只學國際關係或中國研究專業的說法。郭存海說,這與事實並不相符。他介紹說,早期的拉美留學生在中國多學習的是漢語專業,或者與中國文化和歷史相關的專業。近幾年來,隨着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越來越多的拉美留學生開始從人文學科轉向自然學科,比如生物,在計算機、數字經濟等各領域,他們對來中國學習的專業的選擇,也更加多元化和平衡化。

所以,中國爲拉美留學生提供的獎學金名額數超過美國,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