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物業行業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碧桂園服務收購藍光嘉寶服務一事。雙方最新的公告顯示,擬以49.4億元的代價進行交易。
從消息傳出至今半月有餘,藍光嘉寶服務已經出現一波人事調整,業績報告也隨即發佈。
3月10日,藍光嘉寶服務發佈公告稱,鄒昊因個人職業發展,即日起辭任公司聯席總裁、首席財務官及聯席公司祕書。
鄒昊辭任後,公司聯席公司祕書徐心兒獲委任爲除姚敏以外的授權代表,並擔任目前藍光嘉寶服務的唯一公司祕書。
據界面新聞了解,鄒昊曾在畢馬威、德銀、工銀國際等任職,2020年1月才加入藍光嘉寶服務,獲任聯席總裁。一個月後又被委任首席財務官、聯席公司祕書及授權代表。
而新上任的授權代表徐心兒六年前曾在碧桂園短暫任職,後於2018年11月獲委任藍光嘉寶服務聯席公司祕書。
被收購後人事調整在意料之中,至於財務官的離職對藍光嘉寶服務影響幾何、碧桂園服務是否會派駐新人,還有待繼續觀察。
迴歸到公司年報,在收入、利潤和規模紛紛增長的背後,藍光嘉寶服務也被大量收併購帶來的問題所束縛。
年報顯示,去年藍光嘉寶服務實現營收27.3億元,同比增30.2%;實現毛利9.8億元,同比增長28.3%;歸屬股東淨利潤5.3億元,同比增長24.1%。
其中物業管理服務收入佔比過半,諮詢服務和社區增值服務收入佔總收入的22.6%及22.8%,相對持平。
各類指標雖均呈上漲趨勢,但其營收和淨利潤增速明顯下滑——2018年和2019年,其營收增速分別爲58.6%和 43.3%;淨利潤增速分別爲56.9%、48.4%。
與此同時,藍光嘉寶服務的毛利率微降至35.7%。其中,物業管理服務的毛利率下降1.2個百分點,諮詢服務毛利率下降1.1個百分點。
如藍光嘉寶服務在年報中所言,毛利率下滑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收購公司的毛利率相對較低所致。
回顧去年,藍光嘉寶服務斥資十幾個億,進行了17次收併購動作,其在管面積和合約面積也有了超過8成的增長。截至去年年末,二者分別爲1.3億平方米和2.1億平方米。
在所有的在管面積之中,來自關聯方的佔比僅27%,來自第三方物業開發商的在管面積達到73%。從比例來看,其對關聯方的依賴程度,在當下的物企中算較低水平。
但從收入端觀之,這些收併購得來的項目收入水平與關聯方相比差距明顯。
2018年至2020年,藍光嘉寶服務來自關聯方的物業管理費分別爲1.53元/月/平方米、1.68元/月/平方米、1.63元/月/平方米,而來自第三方項目的物業管理費只有1元/月/平方米、1.08元/月/平方米及0.7元/月/平方米。這意味着,藍光嘉寶服務這幾年外拓的管理面積收費能力不僅跟不上前者,還有逐年下滑之勢。
收併購難消化並非藍光嘉寶服務一家之難。前有花樣年吞下萬達物業,後有雅生活收購中民物業及新民物業,這些大宗收併購在給公司帶去規模效應的同時,也出現了例如毛利率下滑、管理難等水土不服現象。
如今,類似的問題已在藍光嘉寶服務身上顯現。而在其控股權易主之後,這一現實問題將轉接至碧桂園服務手上。
對於雙方而言,收併購只是一個開始,新老團隊的磨合、管理架構及方式的調整、品牌輸出等問題,都需要時間再去解決。
(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