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一週兩次定調貨幣政策:未提及“加強逆週期調節”

亞太日報

text

繼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一週內市場迎來了中國人民銀行對貨幣政策、利率等的最新表態。

中國人民銀行8月6日發佈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延續了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貨幣政策的最新定調,同時以專欄的形式對包商銀行、LPR改革、全球低利率等熱點話題進行了分析。

其中,在房地產金融上,央行繼續強調要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爲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的,對比一季度報告,央行在最新的表述中還強調,要“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

未提及“加強逆週期調節”

隨着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實際的變化,在延續“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表述的基礎上,央行在二季度報告中加入了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貨幣政策“精準導向”的表述。

而“加強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並未出現在最新報告對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展望的表述中。

同時,一季度“保持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並略高”在二季度報告中調整爲“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對利率的表述上,二季度報告稱“引導市場利率圍繞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和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平穩運行”,而一季度報告的表述則是“維護貨幣市場利率在合理區間平穩運行”。

談全球低利率:會導致“資源錯配”“脫實向虛”等負面影響

在LPR連續三個月按兵不動的背景下,央行在報告中以專欄的形式分析了“怎樣看待全球低利率”。

“與更低的實際中性利率和低通脹相適應,部分發達經濟體實施了零利率甚至負利率政策,但從政策效果看,低利率政策效果不及預期,作用還有待觀察。”央行稱。

此外,利率過低還會導致“資源錯配”“脫實向虛”等諸多負面影響。

一是降低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會加劇結構扭曲。二是容易鼓勵金融機構的冒險行爲,過度加槓桿,加大金融體系脆弱性。三是導致經濟“脫實向虛”。寬鬆貨幣政策釋放的資金更多流入資產市場。

央行在專欄的最後稱,2020 年以來,中歐人民銀行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保持利率水平與我國發展階段和經濟形勢動態適配,本外幣利差處於合適區間,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上升。

即將開展貸款延期支持工具的首次利率互換操作

在“完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體系”的專欄中,央行透露了新創設的兩大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情況。

其中,首次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共向地方法人銀行提供資金支持270億元,近期即將開展貸款延期支持工具的首次利率互換操作。

央行表示,實踐證明結構性貨幣政策行之有效,發揮了三個方面的功能。一是建立對金融機構的正向激勵機制。二是建立優化金融機構信貸的“報銷”機制。三是發揮利率引導作用。

談及下一階段,央行在專欄中稱,將進一步有效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 提高政策的“直達性”。

“MLF利率→LPR→貸款利率”的利率傳導機制已充分體現

在題爲“完善利率傳導機制”的專欄中,央行表示,LPR報價逐步下行,較好地反映央行貨幣政策取向和市場資金供求狀況,已成爲銀行貸款利率定價的主要參考,並已內化到銀行內部資金轉移定價(FTP)中,原有的貸款利率隱性下限被完全打破,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有效疏通,“MLF利率→LPR→貸款利率”的利率傳導機制已得到充分體現。

專欄稱,MLF利率作爲中期政策利率,與作爲短期政策利率的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共同形成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傳達了央行利率調控的信號。並且MLF在期限上與LPR匹配,適合作爲銀行貸款定價,即銀行體系向實體經濟提供融資價格的重要參考。

同時,LPR改革也有效地推動了存款利率市場化。

在存款基準利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6月幾家大型銀行主動下調了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發行利率,股份制銀行隨之作了相應下調,部分地方法人銀行的存款利率也有所下行。2020年6月, 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大額存單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爲2.64%和 2.71%,較2019年12月下降30個和34個基點。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