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老人打了個瞌睡,弗朗索瓦·特呂弗回看童年的目光已經變得溫和。他1976年執導的《零用錢》,無拘無束自在成長的男孩女孩,構成天真爛漫的兒童羣像,比起他1959年的成名作《四百擊》裏逐漸逃離家庭與學校的安託萬,他們享受來自父母和教師的關愛,在成人面前更具有一定的話語權。唯一的例外轉學生朱力,雖然遭受家人的虐待,童年悽慘程度甚於安託萬,最後卻在老師、警察和社會人士的幫助下,迎來嶄新人生,不像安託萬隻能逃到海邊,一臉茫然地看向觀衆,不知未來方向。
《零用錢》營造的自由活潑的兒童成長與教育環境,與社區互助互愛、平等友善的氛圍關係密切,帶有某種理想和實驗色彩,並不能推廣至社會層面,只是特呂弗對“兒童樂園”的遐想,鋪陳的仍然是《四百擊》的底色。影片最後,家中剛剛添了小朋友的老師針對朱力的遭遇,向孩子們分享了他關於兒童權利的觀點。他認爲人類社會的不公無處不在,成人可以通過多種抗爭手段,緩解改善這種現象,獲取應有的權利,但兒童卻被成人社會認爲不需要權利。兒童因爲權利被完全忽略,無法擁有更好的學校或體育設施,也不能決定上課的時間與方式。
《四百擊》結尾安託萬凝視觀衆
縱觀諸多兒童電影,特呂弗關心的議題,也是他不少同行的心之所繫。少年無論身處哪個時代,戰爭時期也好和平年代也罷,成長過程中應有的權利,常會被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剝奪甚至乾脆摧毀,無法決定如何長大的他們,只好像安託萬般,用雙眼凝視人間。渴望攥緊自身命運的孩童,常會爲此付出沉重代價,卻不一定能夠成爲幸運兒。
戰爭創傷與餘痛
以《四百擊》的故事發生年代爲時間參照,往前追溯十餘年,世界範圍的孩童正在被迫經受最爲嚴重的戰火洗禮。全球此起彼伏的局部戰爭帶給孩童的傷害,則幾乎沒有中斷過。戰爭不論大小長短,身處其間的孩童中的多數,要像《辛德勒的名單》裏的紅衣女孩般,懵懂穿行於殺戮與廢墟之間,成爲上帝的棄兒,少數則會如《伊萬的童年》中的男孩一樣,提前結束童年階段,拿起武器在廢墟之上與成人一道展開反殺戮,自此揹負與年齡並不相稱的沉重,只在夢中偶爾迴歸天真。
《伊萬的童年》裏的夢境
他們即使被家長送到遠離戰區的偏遠村落,也不意味能夠躲開戰爭的陰霾,相反可能陷入更爲悲慘的境地。根據匈牙利作家雅歌塔·克里斯多夫小說《惡童日記》改編的同名影片,一對出生於城市中產家庭的雙胞胎兄弟,在二戰爆發後被母親送到鄉下外婆家,可是那裏並非淨土,弱肉強食的遊戲規則極其野蠻粗暴。兄弟倆只能用互相辱罵毆打的極端方法,鍛鍊身心的承受閾值,以便獲得保命的盔甲。
《被塗污的鳥》海報
同樣由小說而來的電影《被塗污的鳥》,猶太無名男孩也隨着二戰炮聲的響起,被父母從城市送到歐洲東部鄉村寄養,但德國納粹的鐵蹄很快便跟着他的腳步踏入歐洲邊陲。與此同時,長久遠離現代文明的東歐,有反猶排猶的宗教傳統,男孩由於長着黑眼睛和黑頭髮,被迷信的村民當作惡魔追打驅趕。他輾轉在各個村莊的逃難流亡經歷,帶出普通人的罪惡,打破二戰題材影片通常聚焦第三帝國殘暴行徑的窠臼。
正因直面普遍意義上的人性之惡,《被塗污的鳥》2019年亮相威尼斯電影節期間,引發許多觀衆退場。這種被聲討的命運,亦發生在美籍波蘭裔作家耶日·科辛斯基的小說《被塗污的鳥》出版之時,該書被認爲醜化東歐詆譭農民。但科辛斯基的寫作基於自身的童年經歷,並無杜撰的成分。同時,他的小說並沒給出明確的地理和歷史座標,只是分別用孩子與戰爭,代指人類最爲脆弱的狀態與社會最爲恐怖的面貌,通過兒童和戰爭力量懸殊的抗衡,揭示個體與社會的極端關係。
《螢火蟲之墓》劇照
孩童與戰爭對抗的結果,經常是敗下陣來。哪怕戰爭結束人羣傳來歡呼,飽受戰火摧殘的幼小靈魂也很難感到興奮,比起成年人,他們更容易被創痛的餘威折磨,更難撫平傷口。高畑勳1988的動畫片《螢火蟲之墓》,美日戰爭過後,清太成了一具蜷縮在火車站的“乾屍”,他對世界的興趣,已經隨着母親與妹妹的先後死亡消失殆盡。
《德意志零年》劇照
羅伯託·羅西里尼1948年的《德意志零年》,埃德蒙在滿目瘡痍的柏林街頭奔波,努力幫助姐姐分擔養家壓力,他聽從昔日老師的“建議”,將自嘲爲“希特勒過去時的子民”、深受病痛折磨的父親殺死的行爲,雖然讓父親和家庭都得到了解脫,他卻無法藉此完成與戰爭的心理切割,眼看着哥哥、姐姐以及其他成人走向新生,他終結了自己的生命。
《林間小屋》海報
然而必須承認,也有一些因爲戰爭與家人分離的孩子較爲幸運,在他鄉收穫值得回味的成長經驗。莫里斯·皮亞拉1971年的電視劇集《林間小屋》,艾維等三個巴黎小男孩,因爲一戰被家人送到法國鄉下某戶農家寄居,三人尤其敏感的艾維,在田野與樹林撒歡之餘,分階段認識了何爲死亡,更被“媽媽”等人無私施予的溫情鼓勵着無畏前行。筱田正浩1990年的《少年時代》,東京大轟炸前夕,進二被母親從東京帶到富士鄉間的大伯家,儘管他仍然間接感受到了戰爭的殺傷力,但與鄉下同齡夥伴等人的相處,也讓他明白始終心懷善意的價值。
《少年時代》海報
通往社會的階梯
相對和平的時期,在都市與鄉村的平衡關係尚沒被城市化與工業化的進程打亂之前,鄉下無疑是城市居民理想的休假去處之一,也是孩子們親近自然發掘童趣的樂園。在不少電影導演眼裏,城市孩童在鄉村的短暫停留,往往是他們觀察社會百態、探索人性奧祕的開端。侯孝賢1984年的《鼕鼕的假期》,臺北的小學生鼕鼕與婷婷兩兄妹,正是在鄉下外公家居住期間,初窺成人世界的複雜,明白社會除了表面還有內裏。是枝裕和2008年的《步履不停》,男孩在繼父的老家,初步明曉家庭與社會的運轉機制,慢慢打開母親再婚帶給他的心結。
《鼕鼕的假期》劇照
除了家庭,學校也是孩童認知世界、走向社會的重要通道。但遺憾在於,家長與教師通常並無引導孩子的良方,也不願放權讓孩子自在成長,孩子的直覺思維多次受到打擊的結果,是或者逐漸在環境中窒息,或者踏上叛逆之路越行越遠。
《小孩與鷹》劇照
肯·洛奇1969年的《小孩與鷹》,英國某工業小鎮的上空濛着厚重的經濟蕭條陰影,沉悶暴躁的成年人的現況就是大部分孩子的將來。瘦小自卑的男孩卡士伯在學校和家中都是“受氣包”,他通過對一隻鷹的馴養,在老師和同學面前生出自信,也有了對抗哥哥的勇氣,可是這項技能,遠不足以改寫他的命運。
《赤裸童年》劇照
皮亞拉1968年的《赤裸童年》,主人公與《林間小屋》中的艾維一樣,也是個在別人家的屋檐下生活的男孩,但他遠比艾維乖戾,遠沒艾維招人憐愛。因爲不夠聽話順服,他被養父母送回孤兒院。其後他雖然在一對年老夫妻家中嚐到被愛的滋味,但親生母親和養父母等人將他接連遺棄的傷痛卻如影相隨,讓他走向犯罪。
《操行零分》劇照
讓·維果1933年的短片《操行零分》,把焦點完全放在校園。法國一所寄宿男校甫一開學,孩子們便進入隨時隨地會被監禁懲罰的頻道。學校邀請重要嘉賓準備校慶之際,他們發起集體抗議,先在宿舍拿起枕頭打起雪花大戰,又去校慶現場製造狂歡。四個領頭的男孩最後更是爬上屋頂,驕傲地衝着地面上的“戰果”發出勝利者的歡呼。這部短片儘管只有44分鐘,散發的自由精神卻很恆久,影響了許多後輩導演的表達。年輕老師帶着學生走到街頭上體育課,孩子們一個接一個悄悄溜光的情節,便被特呂弗直接拿進《四百擊》。
《紅氣球》海報
孩童接受教育、瞭解世界的理想環境,除了《零用錢》給出的現實啓示,還有艾爾伯特·拉摩里斯打造的夢幻之旅。他1953年的短片《白鬃野馬》中,白鬃馬用它的神力,載着小漁夫躍入深海,逃離了牧民對他們的圍攻,游到一個美好的地方。三年後,拉摩里斯藉助短片《紅氣球》,讓家長和老師都很討厭的“搗亂之物”一隻紅氣球,帶着男孩開展街頭旅行,令他在既定的上學、回家的途中,撞見新鮮。紅氣球雖然最後被毀,卻爲男孩引來衆多五顏六色的氣球,它們結爲一體化爲男孩的翅膀,帶他飛向巴黎上空。又過四年,男孩跟爺爺一起,在《氣球漫遊記》裏乘着一隻大氫氣球,漫遊了歐洲。
《菊次郎的夏天》海報
但兒童總要見識世界的本來面目,避免不了要與社會親密接觸。北野武1999年的《菊次郎的夏天》,正男跟隨怪叔叔菊次郎的尋母之旅,讓他發現由險惡與美好一道構建的方是真實的人間,醒悟每個人的生命或多或少都有殘缺,如何將健全部分豐盈纔是關鍵。
《艾美的世界》海報
只是,有些孩子天生處於逆境,或者早早遭受劫難,人生起步階段便吃盡苦頭。《何以爲家》裏無法用稚嫩肩膀保護親生妹妹和“撿來”的黑人弟弟的贊恩,《艾美的世界》裏不能釋懷無心“殺死”爸爸而變得沉默寡言的艾美,《有你我不怕》裏被綁匪囚禁於井洞裏的菲利普,《我是》裏在一艘破舊的駁船上爲自己建了一個家的小男孩,《小鞋子》裏輪換穿着同一雙破爛球鞋上學的兩兄妹等等,都是這樣的孩子。慶幸的是,在電影裏,社會機構、熱心人士以及同齡夥伴等的幫助下,他們中的多數嚐到甘甜或者看到希望。
天賦指引出路線
公共議題談及孩子的成長,總會強調家長與校方應該多多尊重孩子的個性,鼓勵他們發展天賦或愛好。落腳現實,孩子往往不過是在沿着父母和老師聯合制定的路線,慢慢步入按部就班的人生。成人虛僞呆板的生活觀念與價值取向,讓他們中的大多數缺乏挖掘孩子特長或興趣的耐心。好在,電影提供了其它的可能性。
《跳出我天地》劇照
史蒂芬·戴德利2000年的歌舞片《跳出我天地》,上世紀80年代英國礦工大罷工的背景下,原本跟男孩們一道練習拳擊的礦工之子比利,偶然間通過一堂芭蕾課愛上這門藝術,同時展露舞蹈天賦,決定聽從老師建議系統學習芭蕾,立下報考倫敦皇家芭蕾學院的決心。他的“異想天開”遭到礦區上下一片嘲笑,父親與哥哥更是難以理解他的“與衆不同”。但在最後,父親成了他最爲穩固的支撐,比利得以學有所成,爭取到馬修·伯恩版舞劇《天鵝湖》中的頭鵝角色。
《聽見天堂》劇照
克里斯蒂亞諾·博爾託內2006年的《聽見天堂》,男孩米克因爲一場意外,雙眼幾乎失明,可是他的聽覺自此變得異常靈敏。失聰的貝多芬依舊可以譜寫動人的旋律,對他猶如神啓,他並沒有放棄對電影的熱愛,嘗試依靠雙耳帶領盲校的小夥伴創作“有聲劇”。此舉儘管遭到校長的強烈反對,但堪比《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克萊門特般的老師,幫助他實現夢想。最終,米克蛻變成意大利的知名電影剪輯師。
《伴我同行》劇照
羅伯·萊納1986年的《伴我同行》,則展示孩子之間互相打氣的力量。夢想成爲作家的高弟在克里斯的持續鼓勵下,走出父母偏愛哥哥以及哥哥死亡等事件對他的打擊,最終如意以償。克里斯經過高弟的不斷勸勉,也清除了頭頂上的家庭陰雲,成爲一名正義的律師。
《南特的雅克·德米》海報
現實層面,藝術家的職業與童年愛好或特長直接掛鉤的故事,也有很多,其中電影界較爲有名的兩則,分別指向特呂弗的新浪潮同事雅克·德米,以及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阿涅斯·瓦爾達1991年的《南特的雅克·德米》,追憶了她的丈夫德米的童年時光。電影院裏的那些電影和一臺小型放映機,爲害羞內向的德米,打開通向電影世界的大門。
伯格曼與電影之間的愛恨情仇,則由他10歲那年的聖誕夜開啓。當晚他用100個錫兵玩具從哥哥手裏換到的那臺電影放映機,成爲他舒緩心緒、放飛想象的“魔燈”,光芒照亮他的童年,也照耀一代又一代影迷的人生。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