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爭端解決機制這張“牌”,歐洲又不打了

亞太日報

text

當地時間2月4日,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兼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表示,歐盟方面將無限期延長解決伊核協議相關爭端的期限,已同意不對此設置最後期限,從而避免將該問題提交至聯合國安理會。

1月14日,英、法、德三國(E3)宣佈將觸發伊核問題最終協議中的爭端解決機制。根據這一機制,如果在30天內,伊朗同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德國無法在伊朗是否有權暫停履行核協議這一問題上協商一致,那麼E3可以選擇停止履行協議或是將爭議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而一旦提交安理會,根據協議規定,安理會需在30天內投票決定是否放鬆對伊朗制裁,若安理會沒有通過決議,此前的所有制裁將被重新實施。

而博雷利4日的這番表態顯示,目前歐洲並不打算將爭端提交聯合國安理會,但是同時也不會放棄在爭端解決機制下同伊朗繼續進行磋商,以挽救搖搖欲墜的伊核協議。這也再度凸顯了這樣一個事實,夾在美國與伊朗之間的歐洲能夠真正挽救協議的方法並不多。

伊核協議被歐盟視爲其最重要的外交成果之一,歐洲必然不願意看到協議最終以破產告終。但現在的問題是,當前伊核協議面臨的危機乃至伊朗問題的始作俑者是美國。如果不是美國單方面宣佈退出伊核協議並不斷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美伊兩國在伊核問題談判期間建立起的脆弱互信不會迅速破裂,伊朗也不會在美國一次次施壓的過程中逐步暫停履行協議相關條款。從政治層面而言,歐盟只能作爲美伊之間的橋樑,並不能直接替兩國做出決定。在1月美國暗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之後,美伊兩國已陷入高度對立,互相妥協難度極高。

在這種情況下,歐盟也清楚如果在30天磋商期內無法取得成果,一旦將爭端提交至安理會,美國極有可能動用否決權否決一切放鬆對伊制裁的決議。這將自動觸發對伊制裁的重啓,而伊朗也極可能採取包括重啓核計劃在內的一切措施進行反制。一旦伊朗擁核,勢必在中東引發連鎖反應,引發地區局勢進一步動盪。屆時,歐洲不僅將在未來面對一個擁有核武器的近鄰,在中東局勢惡化的背景下,歐洲當前面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危機將可能進一步惡化。這種結局絕不是歐洲國家所樂見的。

與此同時,歐洲與伊朗的經貿合作,也面臨來自美國製裁的威脅。除了美國的極限施壓之外,伊朗逐步暫停乃至全面停止履行伊核協議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歐盟方面遲遲未能滿足伊朗在經貿領域、特別是油氣出口方面的要求。自2018年美國恢復制裁開始,伊朗就一直呼籲歐盟能夠採取措施保護伊歐之間的貿易與投資,但令伊朗方面十分不滿的是,E3不僅對伊朗石油零進口,歐盟爲保障與伊朗正常貿易往來而設立的INSTEX系統也形同虛設。美國針對伊朗原油、航運、金屬和金融等部門實施嚴厲制裁的情況下,伊朗的原油出口從250萬-300萬桶/日暴跌至60萬桶/日,給伊朗經濟造成了極大壓力。可以說,這種局面也讓伊朗感到歐洲國家經常“口惠而實不至”。

而歐洲國家這種“口惠而實不至”背後,也確有苦衷。在E3宣佈啓動爭端解決機制後,德國《明鏡》週刊等媒體就爆出,美國以對汽車業等加徵鉅額關稅爲要挾,迫使E3宣佈啓動這一機制。在歐盟與美國在經貿領域爭議不斷的背景下,美國這一威脅讓經濟本就疲弱的英法德等國承受着巨大壓力,不得不配合美國採取行動。

歐盟宣佈啓動爭端解決機制本就是一把“雙刃劍”。歐盟想以此迫使伊朗重回談判桌,但也有可能讓局勢進一步滑向失控。歐洲也清楚,只要美伊之間關係不回到2015年的水平,伊核協議走向崩潰的可能性就始終存在。可以說,在這個時候宣佈無限期延長爭端解決機制的期限,對夾在美伊之間左右爲難的歐盟來說,可能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