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時間不長,卻被太多新聞刷屏。亞太日報依據全球用戶閱讀數據,每週六推出中、英文每週熱點新聞。理清每週世界大事,看清造就歷史的每個細節。
過去一週,你應該知道的。
1. 日本決定將核廢水排入太平洋,外國網友怒了:這是日本發動的核攻擊!
日本政府13日召開內閣會議正式決定,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經過濾並稀釋後將排入大海。中國、韓國等鄰國此前已向日方表明嚴重關切和深深憂慮。日本政府今天公佈正式決定後,在互聯網上也引起許多外國網友的憤怒,一些人用“壞”、“難以置信”形容日方此舉,稱“這是日本發動的一次核攻擊”。
據報道,日方在開始排放核廢水前需要大約2年時間開展設備施工工作。由於核廢水中含有以目前技術手段無法去除的放射性物質“氚”,需要用海水稀釋後排放。如漁民因負面影響遭受損失,東京電力公司將給予賠償。而至今仍未能從核事故災害中得到完全恢復的日本災區居民和漁業相關人士,對該做法帶來的不利影響表示嚴重擔憂。如何消除負面影響並提供補償將成爲今後的首要課題。
事實上,關於日本政府這一決定,中韓等周邊國家已經明確表示反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2日曾就此表示,日本福島核事故是迄今爲止全球發生的最爲嚴重的核事故之一,事故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對海洋環境、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已經產生深遠影響。妥善處置福島核電站廢水問題關係到國際公共利益和周邊國家切身利益,理應慎重妥善把握,確保在各有關方共同參與下,有效避免對海洋環境、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帶來進一步損害。趙立堅強調,目前國際輿論對日方擬決定核廢水排海高度關注,普遍表示質疑和反對。日本國內也有不少強烈反對意見。我注意到日方經常要求他國履行國際責任,現在國際社會都在看着日方,日方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此事關係重大,日方應對國際公共利益負責,這也是對本國民衆利益負責。“爲維護國際公共利益和中國人民健康安全,中方已通過外交渠道向日方表明嚴重關切,要求日方切實以負責任的態度,審慎對待福島核電站核廢水處置問題。”
韓國外交部發言人12日也發表評論稱,日方此舉可能給韓國國民安全和周邊環境帶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韓方對此深表憂慮。評論稱,韓方一直要求日方透明公開相關信息,並與周邊國家協商決定核電站污水排放計劃。若日方在沒有充分協調的情況下決定向大海排放核污水,此舉是難以接受的。評論強調,韓方將把國民的健康和周邊環境保護放在首位,不斷加大放射性核素檢測力度,同時密切關注日方有關污水排放決策過程及程序,繼續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等國際社會攜手予以應對。
2. 俄方:將對美國製裁做出迴應措施
就美國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一事,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15日在莫斯科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美國試圖損害俄美關係,俄方將不可避免地對美製裁做出迴應措施。
扎哈羅娃說,俄方多次警告美國對俄採取敵對行動的後果,這將加劇兩國之間的對抗。這種做法不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俄方必將堅決迴應美方。美方應該意識到要爲雙邊關係惡化付出代價。
扎哈羅娃表示,美國總統拜登此前在與俄羅斯總統進行電話交談時表達了俄美關係正常化的意願,但其政府舉動卻相反。美國還沒有準備好與一個排除了美國霸權的多極世界和平共處。
據俄外交部網站消息,當天俄外交部召見了美國駐俄大使沙利文並告知其俄方不久將出臺迴應措施。沙利文還被告知,多年來,俄方爲把俄美關係維持在可接受的水平而表現出了極爲負責任的態度。但美方卻不迴應俄方,反而加劇局勢緊張。
俄總統新聞祕書佩斯科夫當天表示,美國對俄製裁是非法的,俄方將採取對等原則進行迴應。俄方不希望俄美關係“進一步,退兩步”。
15日美國白宮以俄干預美國總統選舉、對美國企業和政府機構發動網絡攻擊爲由,對俄羅斯多個實體實施制裁並驅逐多名俄羅斯駐美外交人員。
3. 變異新冠病毒蔓延 東京都知事呼籲控制人員來東京
近期,日本東京、大阪等地感染變異新冠病毒的人數有增加勢頭。爲此,東京都知事16日呼籲,應控制人員往來東京。
據日本共同社16日消息,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1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作爲防止新冠病毒感染的對策,她要求東京以外的居民(不包括重要工作人員)不要訪問東京,“爲了抑制人流,這是一個強烈但必要的信息。”
考慮到日本關西地區感染人數正在迅速增加,並且東京變異新冠病毒氾濫,小池稱應儘快展開預防工作,並針對大學等場所採取必要的防疫措施。
4. 單日新增病例首超20萬!印度面臨缺藥、缺疫苗局面
印度衛生部15日表示,過去一天,該國新增新冠病毒感染病例200739例,超1000人死亡。這是自疫情開始以來,印度單日新增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的最高值。
目前,印度新冠累計確診病例14074564例,累計死亡病例173123例,累計治癒12429564例,現存確診病例1471877例,是全球疫情第二嚴重的國家。
從2月以來,印度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呈猛增趨勢。印度日增確診病例數已經連續5天保持在15萬例以上,連續8天保持在10萬例以上。
分析指出,印度多地目前面臨缺藥、缺疫苗的局面,加上防疫措施鬆懈,導致了新一波疫情勢頭兇猛。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9日報道,印度已有至少6個邦報告疫苗短缺。爲了應對國內嚴重疫情,印度政府近幾周將印度血清研究所原定出口的疫苗轉爲供應國內,印度血清研究所也承認,生產鏈“非常緊張”,呼籲印度政府加大資助。一位衛生官員表示,“我們的目標是給需要疫苗的人,而不是想要接種疫苗的人”。
與此同時,印度政府11日下令,禁止境內生產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及其活性成分出口。在西部古吉拉特邦一家大醫院門口,患者家屬排長隊購買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
另一方面,印度社會對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的執行有所鬆懈。11日,在赫裏德瓦爾市,數以千計民衆聚集在恆河岸邊祈禱並下水沐浴,慶祝“大壺節”。現場擁擠不堪,許多人沒戴口罩。
目前,孟買、新德里等幾個大城市已經重新施行宵禁、禁止大型聚會等防控措施。印度疫情最嚴重的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於當地時間4月13日夜間宣佈,該邦將實施更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新的疫情防控措施被稱爲“全民宵禁(Janta Curfew)”,自當地時間4月14日晚8時開始實施,至當地時間5月1日早7時結束。
5. 德國內閣通過修法草案 默克爾稱將消除抗疫措施模糊性
德國聯邦內閣13日通過了修改現行傳染病防治法的草案。這份將提交議會通過的草案統一規定,該國各縣市今後新冠疫情數據超過特定水平時必須收緊防疫措施。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天表示,修法意味着該國將告別各地防疫規定中存在的種種模糊性和不明確之處。
德國疾控機構當天公佈的新增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人數和新增死亡人數分別爲10810人、294人。據德國“時代在線”截至當地時間13日21時許數據,德國累計確診3040729人、治癒2699915人、死亡79640人。截至當天,德國累計接種18684873劑次疫苗,共有5117056人接種了第二劑。
德國聯邦內閣當天通過的草案料將改變疫情暴發以來,各州和各縣市對聯邦政府提出的防疫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選擇性執行的局面。草案要求,當一個縣市“平均每十萬人近七日累計確診人數”連續三天超過100時,將必須強制採取措施,收緊防疫力度。
其中,各縣市被要求強制採取的措施包括: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每個家庭會客人數不得超過一人;每晚21時至次日凌晨5時實施宵禁,無充分理由不得外出。此外,允許開放的商店將僅限於銷售食品、藥品和加油站等維持人們基本生活必需。而當上述數值突破200時,中小學將停止線下授課。
默克爾當天表示,她非常清楚修法意味着將增加更爲嚴厲的防疫限制措施,但所有措施都是爲了同一個目的——帶領德國走出當前新增確診數持續攀升、ICU重症牀位不堪重負、每日新增新冠逝者人數驚人的局面。
默克爾表示,隨着疫苗接種人數的不斷增加,她確信德國已經越來越接近“隧道盡頭的曙光”。
6. 時隔44年,韓國總理訪問伊朗
據韓聯社消息,韓國國務總理丁世均11日啓程前往伊朗德黑蘭進行訪問。報道稱,這是韓國總理時隔44年再次訪問伊朗。
據報道介紹,丁世均訪伊期間將會見伊方高層,共同討論雙邊合作、伊朗資金在韓被凍結等事宜。具體來看,丁世均抵伊當天將同伊朗第一副總統埃沙格·賈漢吉里舉行會談,並在會後共同向記者介紹會談成果。次日,丁世均將相繼會見伊朗議會議長和最高領袖顧問。另外,韓伊雙方正在就安排丁世均拜會總統魯哈尼進行協調。
丁世均將於12日離開伊朗,經由烏茲別克斯坦於13日返回韓國。報道稱,丁世均結束訪伊行程回國後,很可能爲明年競選第20屆總統而請辭,因此這可能將是其總理任內的最後一次出訪。
值得一提的是,在丁世均此行前夕,韓國外交部9日在官網發表聲明說,今年1月被伊朗方面扣押的韓國油輪及其船長已被釋放。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1月4日以“多次違反海洋環境相關法律條例”爲由在海灣扣押一艘懸掛韓國國旗的油輪。伊朗外交部2月2日表示,出於人道主義考慮,被伊方扣押的韓國油輪船員獲准離開伊朗。但仍有部分船員留在船上維護船隻。
7. 北約與美國同日宣佈:今年5月1日前開始從阿富汗撤軍
美國總統14日宣佈駐阿富汗美軍將於今年9月11日前撤出,同一天,北約也表示,計劃在今年5月1日前開始從阿富汗撤軍。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北約祕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14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宣佈,北約領導的駐阿富汗部隊將在今年5月1日前開始撤出阿富汗,北約部隊與美軍將在數月內完成所有撤軍工作。
斯托爾滕貝格表示,撤軍有風險,但必須做出這一決定。他同時稱,“撤軍並不意味着北約與阿富汗政府關係結束,而是新篇章的開始。”
當地時間4月14日下午,美國總統拜登正式宣佈,將在今年5月1日前開始從阿富汗撤軍,並在9月11日前將所有美軍士兵撤離。阿富汗總統加尼當天迴應稱,阿富汗政府尊重美國政府有關今年9月11日前撤出駐阿美軍的決定。
美國於2001年“9·11”恐怖襲擊後發動阿富汗戰爭。美國政府與塔利班2020年2月底簽署協議,美方承諾在135天內把駐阿美軍從大約1.3萬人縮減至8600人,剩餘的美軍和北約軍隊將於今年5月前撤出。塔利班則承諾不允許其成員以及包括“基地”組織在內的其他組織成員利用阿富汗國土威脅美國及其盟友安全。拜登上月曾表示,美國“很難”在上屆政府承諾的5月1日期限前全部撤軍。塔利班當時警告美國,不要違反5月1日前撤軍的承諾,否則塔利班方面將做出反應。
8. 美防長:美國將繼續向烏克蘭派送武器和軍事教官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4月14日表示,美國打算根據基輔的需要,繼續向烏克蘭發送某些類型武器和派遣自己的軍事教官。
據報道,奧斯汀在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北約祕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布魯塞爾的會談結束後的聯合新聞發佈會上說:“我們已有段時間向烏克蘭提供物質支持。這包括非戰鬥裝具、某些類型的武器,以及我們派來幫助烏克蘭的一些軍事教官。我們計劃根據其需要繼續這樣做。”
據此前報道,隨着烏克蘭政府軍與東部民間武裝衝突加劇,局勢升溫,美國方面也動作不斷。土耳其9日透露美國將派遣兩艘軍艦進入黑海。美國空軍特種部隊則於10日登上裝載高機動火箭系統的MC130J特戰運輸機,飛越多個北約國家領空後抵達黑海西岸的羅馬尼亞康斯坦察。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紹日前還指出,美國和北約正在向歐洲部分俄羅斯邊界附近調遣軍隊,兵力主要集中在黑海和波羅的海地區。
2014年4月,烏克蘭東部地區爆發烏政府軍和民間武裝間的大規模衝突。經國際社會斡旋,衝突雙方分別於2014年9月和2015年2月在明斯克達成停火協議,此後大規模武裝衝突得到控制,但小規模交火時有發生。
9. 伊朗總統魯哈尼:將盡最大努力在維也納核談判中儘快取得成果
當地時間4月14日,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伊朗願意就重回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參與談判,他還表示將盡最大努力在維也納核協議談判中儘快取得成果。
據半島電視臺4月14日報道,魯哈尼當天表示,他的政府將盡最大努力在維也納核談判中儘快取得成果,以解除2018年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後重啓並新增的一系列對伊制裁。
針對伊朗國內一些認爲參與談判會讓伊朗做出更多讓步的聲音,魯哈尼迴應道,“不要害怕談判”。
魯哈尼還提到4月11日伊朗納坦茲核設施基地內部發生爆炸一事,“很明顯這是以色列所爲。”魯哈尼稱,伊朗會實施報復,因此才於4月14日宣佈在納坦茲核設施使用IR-6型離心機提純60%丰度的濃縮鈾作爲迴應。
報道指出,納坦茲核設施“遇襲”時間恰逢伊朗與伊核協議相關方在維也納會談第一階段結束之際。
“你(以色列)以爲你會讓我們在談判中兩手空空,但我們將雙手滿滿地去那裏。”魯哈尼說道。
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相關方代表4月9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新一輪會談,討論美國和伊朗恢復履行協議議題。4月10日,歐盟發佈聲明稱,兩支分別負責研究解除制裁和和領域措施的專家組已經向聯委會彙報了工作,各方一致認爲6日以來的各項交流“富有建設性”,並致力於取得實際成果。
4月13日,正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參加核協議談判的伊朗副外長阿拉格齊表示,伊朗已告知國際原子能機構,該國從14日起將把濃縮鈾濃度提升至60%。
10. 美衆議長正式邀請拜登4月28日赴國會聯席會議演講
據美國中文網報道,當地時間13日,美國衆議院議長佩洛西正式邀請美國總統拜登在4月28日出席國會聯席會議向議員們發表演講。
佩洛西在致拜登的信中表示,邀請拜登於4月28日在國會發表講話,“以分享對應對這一歷史性時刻的挑戰和機遇的看法。”
報道稱,這將是拜登就職總統後,首次向國會兩院發表講話。預計他將闡述其政府如何繼續應對新冠大流行,並向議員們推銷他的龐大基礎建設法案。
佩洛西曾於4月早些時候表示,出於對新冠大流行的擔憂,正在等待就是否邀請拜登作出決定,將與國會的主治醫生進行協商。
(來源:亞太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