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施策,推動中國經濟重回正軌

亞太日報

text

“這些天投資者問得最多的問題很可能是‘如何追蹤中國恢復生產的情況’。”摩根士丹利一位分析師的話,道出了國際市場對中國實現企業復工復產的熱切關注。國際社會非常關注,隨着復工潮的興起,中國是如何在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之間尋找平衡的?

在近日舉行的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如何有序復工復產提出了8點要求,其中首要一點就是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

實行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是公共衛生事件中社會管理的重要準則。同樣,當前的經濟恢復工作也要根據企業所在地區的疫情嚴重程度進行精準施策,在確保有效防護的前提下復工復產。

防疫經濟“兩手抓兩不誤”,這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基本戰略。在過去的一個多月,從爲疫情防控提供關鍵支持的藥品、防護物資,到關係國計民生的水、電、氣、環衛等公用事業和生活必需品的生產經營及物流,中國經濟體系一直在爲取得戰“疫”勝利提供必需的產品和服務。這些產品和服務是維持居民生活和社會穩定的基本保障。

疫情終將過去,社會必將恢復常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25日15時,全國已有甘肅、遼寧、貴州、雲南、山西、廣東、廣西、江蘇8個省(市、區)以及江西、安徽的部分地區下調了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響應等級。

防疫形勢的好轉給更多地區早日復工復產帶來了希望。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精準施策”,既體現在不同地區復工復產的可能性上,也應貫徹到復工復產企業的管理中。

對於低風險地區而言,新型冠狀病毒風險的防範已經不是社會的主要矛盾,儘快復產復工,盡最大可能減少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纔是這些地方的當務之急。各個產業在恢復過程中要解決的主要是人員返工,原料供應,物流運輸,資金運轉等問題。考慮到目前已經發現的新冠病毒的特性以及各地出現的一些超長潛伏期的病例,即使是目前的低風險地區,復工復產工作中對防控也不能懈怠。例如,已經下調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響應等級的廣東和江蘇,處於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珠三角、長三角,其產業工人主要來自外地,而勞務輸出大省的河南、四川等地尚未解除疫情風險。儘管有些地方採取包車、包機等方式將這些員工從原籍接回,經過嚴格測溫檢查和必要的隔離後,才允許上崗。即使是這樣,也要考慮工作崗位、住宿、就餐等環節如何做好疫情防護,包括垃圾、餐具等細節如何處理。

對於中等風險地區來說,復工復產面臨的挑戰會更多一些。與低風險地區相比,中風險地區的企業除了解決好人員返工,原料供應,物流運輸,資金運轉等難題,還必須購足防疫物資,解決復工復產人員的防護問題。由於防疫物資到位是企業復工復產的前提條件,因此,口罩是否有保障已成爲復工復產企業必須邁過的第一道“坎兒”。通過各方共同努力,全國口罩日產量已超過5400萬隻,部分緩解了緊張局面,醫用N95口罩日產量超過90萬隻,月底有望達到日產100萬隻,總體上已基本滿足醫護一線的需求。另外,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達到110%左右。同時,國家發改委新設立了醫用口罩技改擴能專項,千方百計擴大產能。近期各地陸續建成新上了一批口罩生產線,很多大型國企、民企也開始加入,不斷有新產能投產。依託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以及強大的綜合國力和完善的產業鏈支撐,口罩的供應狀況一定會持續改善。

中風險地區企業復產復工面臨還有一個挑戰,即當地的新冠病毒傳播風險還未消除。在此背景下,如何確保進入工作場所的企業本地員工不把病毒帶進來,如何切斷本地病毒攜帶者向員工生活場所和其他活動空間的可能傳播途徑,構建起最有效的保護帶,這是開工企業和當地疾控部門必須周密安排,慎之又慎的重大事項。

隨着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政策的進一步落地,中國生產生活秩序將加快重回正軌。正如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日前結束對中國考察時做出的評估,“中國正在採取謹慎、分階段、有序的方式,逐步恢復社會、經濟、教育和醫療等各部門的正常秩序。其他國家應迅速重新評估對中國採取的措施。”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