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出硬招爲企業減負:2至6月中小微企業免繳社保三險

亞太日報

text

當前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一項迫切任務是穩就業。穩就業就必須穩企業。爲穩企業穩就業,國常會最新提出2月至6月全國中小微企業將免徵社保單位繳費。

2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多措並舉穩企業穩就業。具體提出三方面硬招:

第一是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以減輕疫情對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影響,使企業恢復生產後有個緩衝期。

會議明確,除湖北外各省份,從2月到6月可對中小微企業免徵上述三項費用,從2月到4月可對大型企業減半徵收;湖北省從2月到6月可對各類參保企業實行免徵。

除對社保繳費出臺減免外,國常會還提出,6月底前,企業可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在此期間對職工因受疫情影響未能正常還款的公積金貸款,不作逾期處理。

會議強調,實施上述政策,考慮了社保基金結餘等情況,可確保養老金等各項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

第二是抓緊出臺科學分類的復工復產防疫指南,指導各地合理確定復工復產條件。做好重點羣體就業工作。有序組織農民工返崗,除疫情嚴重和擴散風險高的地區外,糾正限制勞動者返崗的不合理規定。抓緊制定高校畢業生延期錄用報到方案,加大網上招聘力度。抓緊出臺對個體工商戶的支持政策。

第三是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確保失業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支持疫情嚴重地區開發臨時公益性崗位,運用失業保險基金向失業人員發放失業補助金。

據人社部1月公佈,2019年中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三項保險基金總收入爲5.82萬億元,總支出5.41萬億,年底基金累計結餘6.85萬億元。

根據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封進此前的測算,爲應對此次疫情的不利影響,對中國中小企業減免6個月的社保繳費具有可行性。

封進提出,以養老保險爲例,全國養老保險基金賬面的累計結餘可以支付約12個月的養老金。他認爲,考慮到不同地區差異較大,這些結餘主要集中在某些省份。即使有結餘的省份,短期內也難以變現。儘管如此,在面對關乎企業生死的危急時刻動用結餘,仍是有必要的。

封進還測算出,對經營脆弱的中小企業減免社保繳費,對基金收入帶來的影響並不如想象的那麼大。如果將中小企業的繳費減免6個月,全年基金收入將下降30%左右,相當於3.8個月的基金支出。

(來源:澎湃新聞)